周易讲:“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民族救星----抗战胜利山东父老的献旗也是山东父老的心声。 诚哉斯言!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在其享誉国际文坛的名著《吾土吾民》中,对蒋介石作了以下评论:他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既不吸烟,也不喝酒,连茶也不喝。 他光干不说,召集会议时自己不发言,静静地听别人讲,把他们送走后,自己再作决定。他可以站在夏日之下,给下级军官接连演讲几小时。他很少顾忌个人安危,一旦需要,他就冒着生命危险出现在前沿阵地上……他老练、精明、富有远见、执著、工于心计、雄心勃勃,并且爱国。他成熟、视野开阔,能以中国的利益为重。他期待一个强大、统一和独立的中国。 针对中共攻讦蒋氏消极抗日,这位国际上第一流的作家秉承知识份子的良知指出: 他(蒋)一直在拖延时间,避免与日本作战,在等待着中国可以团结起来,有力量对日作战的那一天……蒋介石是故意向日本屈服长达五六年,以便让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愤懑情绪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他一直等待到自己确信有各派领袖的广泛支持,知道在与日本作战的同时,背后不会遭到暗算 (按:当时南方军阀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均与日本有所勾结,西南军阀龙云也处心积虑同日方媾和) ……南京沦陷后,在汉口的中央政府议会中,软弱动摇的领导(按:指汪精卫、周佛海、褚民谊等人)已经准备去讲和,只有当蒋介石抵达汉口,士气才高涨起来,抗战到底的决心重又坚定起来。 他对蒋介石的抗日功勋作出了以下结论: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依赖蒋介石的领导素质和策略的地方太多了……他每一步都算计对了。他对即将到来的抗战的性质,能够作出正确的、有远见的理解,这使我感到佩服。 他不愧是民族危亡时期的一位民族领袖,他内心的睿智和道德品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能够适应形势的。
|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