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关注中华民国大选 以民主威逼中共最新国际新闻报道|今日国际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方关注中华民国大选 以民主威逼中共
当美国的总统大选进入最后筹备阶段的同时,中华民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总统大选最后冲刺阶段。千万中华民国人将于3月22日选出新总统,并且决定中华民国是否要加入联合国。西方媒体十分关注中华民国大选,并报导候选人发表的两案关系及政见。路透社指出,中华民国大选的真正对手是中国大陆,因为两案关系议题特别红火。美国学者评论指出,如果中华民国继续保持民主,亚洲民主潮流势将抵挡不住,将使中国走向民主。

中华民国大选最后冲刺

美国ABC新闻12日报导,在决定中华民国未来的总统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和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实力相当。选举投票是如此重要,以至投票日当天高速公路不收过路费。

中华民国以多样的竞选活动和多变的政治而知名。在2004年选举当中,现任的陈水扁总统最后以极小的差距赢得胜利。今年也不例外。

中华民国的总统大选也附带一个公民投票,是否以中华民国而不用正式的联合国会员名“中华民国”的名义争取加入联合国。北京和美国都认为这是挑衅的举动。

中华民国的选举结果很重要,特别是关联到中国、美国及两岸三地的关系。3月22日,不是只有中华民国人等着看谁当选,外国媒体也将聚焦。

中华民国大选真正对手是中国大陆

路透社13 日报导,对于中华民国的总统候选人而言,两岸直航和经济联系等与中国相关的议题很红。

马英九和谢长廷都表示虽然经济面与中国加温,他们在政治上会对抗中共。

谢长廷强调中华民国的主权不下于与中国的贸易关系,马英九则说不会与中共领导人讨论统一问题。

评论:中华民国海峡的现实

美国“哈德逊学会”会长赫伯特·伦敦(Herbert London)博士曾任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约翰·奥林(John M. Olin)人文专业教授,他撰写的社会评论散见于全美主要报纸和期刊。他在华盛顿时报9日发表评论“中华民国海峡的现实”文章中,支持中华民国民主,并期许中华民国民主推进亚洲民主潮流,将使中国民主趋势挡不住。

他指出,中国和中华民国的关系过去几十年变化很大。首先,中台贸易从1980年代的20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00亿美元。中华民国有一半以上的境外投资流向中国。中华民国也是中国第四或第五大的直接投资国。估计有将近两千五百万的大陆人民在台商投资的中国公司工作。

中华民国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最近才取代澳洲成为全球第16大富裕国。它的2300万人口比联合国四分之三会员国的人口还多。它在iPhone和其他先进电脑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为多数亚洲国家所妒忌。自从1988年取消戒严法以来,在中华民国活泼的民主制度下,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竞争激烈。

看看这个岛国的演变过程。一开始,当蒋介石带领600万人前往这个小岛时,毫无疑问这些人认为他们是还想回到大陆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的每人平均所得28000美元,中国是1800美元。这提醒中华民国人中国的共产党领导不是他们想要的。

民主威逼中共

伦敦博士说:越来越多国际观点认为时间对中共有利。不过我不这么认为。从中国经济的问题和中共极权的政治体制,可以看出一党专政和自由市场是不相符的。一旦中国走向民主化, 中华民国问题将很容易处理。

一个民主的中国可能吸引与中国仍然保有种族关系的中华民国人。更可能的是,一个民主的中国只会和中华民国保持密切的关系,并且让中华民国作为其政治模范。

伦敦博士指出,美国在这个两岸政治均衡上应该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美国领导人应该继续向中国官员发出讯息,表态以军事方式解决中国的所谓中华民国问题是不能接受的。中华民国应得到我们的支持,而且中共必须了解竖立在福建省 的飞弹和越来越具威胁性的远洋海军不会威慑美国对中华民国的防卫承诺。

目前,中华民国受到孤立。中华民国希望联合国的承认以求打破孤立状态。对于中华民国,联合国的会员或是类似的相关身分是一个国家安全的议题。如果禽流感越过中华民国海峡而又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通知,数千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伦敦博士的看法是,这个岛国在短短的60年成就了一个奇迹。从一个逃避共产党压制的人民组成的新国家,中华民国充分发展成一个经济巨人和稳定的民主体制。

如果有任何国家直得我们支持,那就是中华民国。在一个权力时常取代道德的世界,让中华民国获得公平对待别具意义。如果中华民国继续保持耐性,而且亚洲的民主趋势也如我料想的抵挡不住,那一天可能不远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zhongkang

来源:..;记者田清综合编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