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已瘫 大陆股市熊!熊!熊!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疯牛”已瘫 大陆股市熊!熊!熊!

 

侯宁:“疯牛”已瘫 三月行情恐为春梦一场!

 

 

“疯牛”,本便是一种病,但人为财死,利令智昏,大多当事人其时并不觉得自己“有病”,或明知“有病”也因逐利而讳疾忌医。
 
可毕竟,它是一种“资本”常态病,更是新型市场最易爆发的一种病,所以只有待“病情”严重到突然发作,腰软了,躺下来,撑着地晃晃也没站稳,才知道实在需要拯救了。
 
于是,“救市”疾呼便多了起来,甚至开始诅咒不“救市”便如何如何,进而便要求减负——别融资了,印花税也别缴纳了,或者,至少要降低税率……当然,减负之外,还要输血,多成立几家基金,接着用场外准基民的钱来拯救场内的,等等。
 
总之,能想的办法都不会放过,所谓“病急乱求医”嘛,总是要设法活过来才是本能。但别说税还没降,“基”还待养,资还要融,一切还只是“概念”,如今稍俟能喘口气了,便有人想“再来一波”甚至来个旱地拔葱,却暴露了一些人的不长记性或疯牛病症的远未根除。
 
这便是近两日我们看到的“三月行情”,有人甚至已经看到了5000或更高,觉得中国股市还能承受得了那样的透支折腾。岂不知,这口气尚且是在政府在“内忧外患”的百忙中吹口政策暖风所赐,在股市估值依旧高企于全球之巅的当下,在次贷危机引发美欧经济滞涨的今天,中国股市还能“一牛独疯”么?
 
其实,这等道理都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心里明白,只是自救的冲动太强烈,才忍不住又祭出了发动一轮“三月攻势”的下策。当然,散户想自救,机构又何尝不想,因此合力之下,爆发点旷世投机奇闻也未可知。但想从根本上扭转熊市大局,我想早已是不可能的事了。
 
我在5.30爆发前夜说过一句话:“中国股市即便是‘负板虫’,其耗尽体力后所剩的荷尔蒙还能有多少呢?”如今,这句话依旧适用。
 
君不见,美国股市正在暴跌么?君不见,欧洲股市已经大跌么?君不见,菜价肉价油价还在上涨么?君不见,美国众议院外委会正式通过了支持台湾“民主选举”决议案了么?我想,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突降的冰雪灾害以及那个斯皮尔伯格的离去,早该给我们以足够的警示——一场世纪较量才刚刚开始,凶险和希望,或许都还在后面。
 
至此,我以为“疯牛”梦就别再做了,弹一弹也改不了大局。一波三折,能在下一个千点台阶稳住疗伤,间或“养”些“小牛”,便是08年中国股市之大幸。

********************************************

金融股雪崩酿造局部熊市

浦发扮演“平安第二” 狮子大张口 金融股雪崩酿造局部熊市
作者:熊毅 姜艳… 来源:华夏时报

又是金融股巨额再融资!当A股走弱之时,任何再向市场“圈钱”的举动都是“惊鸟的弓弦”,浦发银行增发400亿就是这样的坏消息。3天之内,浦发就完整上演了“平安第二”的角色,对于蓝筹圈钱乱象的担忧,让上证指数跌去了6.43%,同时这三天金融指数总共跌掉10.05%,可谓造成了一个局部熊市。22 日,证监会情急之下再批新基金救市。


2月20日周三,浦发银行开盘即持续走低,下午开市后被死死钉在跌停位置,成交量为341亿元,成为这只股票上市交易以来第一个跌停板。当日金融板块惨绿一片,金融指数下跌3.58%。


当日市场传言:浦发计划增发10亿股A股股票,计划再融资400亿元。晚些时候,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证明公司正在研究增发方案,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核心资本金。但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浦发银行董秘沈思对记者称,公司募资的计划根据战略发展和经营上的需要来确定,具体额度的多少将在2月底召开董事会之后公布。


市场只能再次用脚投票,21日,浦发银行再跌5.98%。22日,浦发银行再次深跌7.52%。三个交易日跌去23.5%。


至此,中国平安1600亿元再融资尚未有结果。同时有未经证实传言说,华夏银行再融资方案也在酝酿中;而中国人寿已信誓旦旦:如果平安再融资被批,人寿将计划再融资2000亿元。


至于募集资金何用,浦发公告说:补充核心资本;平安公告说:补充资本以及其他被批准的项目。“言外之意:没有想好,不告诉你。”上海一位投资总监笑称, “马明哲率领他的再融资计划推销团队来到上海,尽管可能修改再融资募集金额为1200亿元,但其资金用途的说法基本上也是这腔调。”


其实,陷入“融资门”的不只金融股,20日招商地产80亿增发的消息也引发了地产板块的大滑坡。金融、地产两个从去年12月开始就被机构抛弃的权重板块,依然扮演着“熊”的角色。


对于金融、地产股纷纷用增发的方式向市场“要钱”,市场有评论说:“目前以增发为主要形式的再融资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但目前看来更像是以国际惯例接轨为借口,变相降低了再融资的门槛。”


需要警惕的是,金融股除了利用再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大肆抽血之外,同样还有另外一种方式:股改成果的保持和大小非减持的矛盾。


“2008年的资本市场非常特殊。此时不光是迎接大小非解禁,也是股改市场层面完成的重要时刻,这种过渡不是市场本身所能解决的,政府应该将影响股改完成的不确定因素降至最低。”


再融资乱象还会继续吗?管理层会有所作为吗?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再融资的冲动还在,市场的担心就还在,大盘就会继续下探。


浦发再融资是非


“浦发这种大规模的募资行为,再次引发了市场的恐慌行为。”上海远东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贾卫刚认为,因为美国次级贷风波的影响,很多投资者认为金融股近期风险较大,浦发又在这个时机大规模增发募资,就引发了投资者的洗盘调整。


虽然市场对这种“圈钱”行为明确表示反感,但上市公司依然乐此不疲。1月底,平安公布了1600亿的巨额融资计划。2月20日,中国石化正式发行不超过300亿元的分离型可转换债券。


复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张宗新博士认为,与平安不同,中石化的融资行为比较中性,并未招致反感。上市公司之所以频频增发募资,是因为目前股价被普遍高估,借助这样一个金融业高速扩张时期,通过股权融资,成本低,利于公司扩充资本金。


根据浦发最新发布的公告,这部分资金确实用于补充资本金。贾卫刚分析,浦发一直有收购上海银行的打算,之前也收购一些保险、证券公司,为了更好地开展混业经营,需要大量资金。包括平安之前的募资,都是准备整合上海的金融资源,搭建金融控股平台。


中信建投分析师余闵华同样赞成这种整合金融资源的观点,他表示,浦发还准备收购一些城商行的股权,也不排除海外扩张的可能。此外,浦发前一阵扩张过快,造成资本金运转吃力,因此募资提高资本充足率,以此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但很多投资者表示,浦发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了8.24%,完全符合国家对上市银行的要求,不必再在这方面投资。


“浦发的再融资相对于中国平安显得更加合理。”民族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张景认为。目前浦发银行的净资产有300多亿,融资400亿额度的确有点过高,最后很可能出现融资额度缩减。不过,浦发银行的投资很容易引发示范效应,市场出现资金抽水而无相应约束力制度,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他认为,自1月份中国平安公开近1600亿的天量融资后,尤其在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和市场资金面趋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大量融资行为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和过度反应。目前浦发银行只对再融资事项进行了确认,但未确定具体融资金额,最后的金额或许会小于400亿元。浦发银行2007年三季报显示,资本充足率为 8.42%,刚刚达到8%的监管指标,补充资本金已迫在眉睫,前不久浦发曾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如增发A股、赴港发行H股、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等。


再融资谎言与圈钱阴谋


“目前再融资市场的确存在盲目融资的问题”,赵锡军表示,投资者根本不知道上市公司要把钱用在哪里,而上市公司也没有公告告知,再融资的比例规模缺乏制度的直接监督。


赵锡军认为,目前再融资在制度上已经出现了变化,但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对于投资者不够尊重的融资举动,“笼统说一句补充资本金就想进行巨量融资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也说服不了投资者”。


赵锡军强烈呼吁投资者关注自己的风险所在,“我不认为应该建议政府出面干预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而是应该由投资者和市场进行解决——觉得不看好这个公司就不要买,市场不存在强卖,不管一个公司融资额度是多少,如果没有市场那么根本卖不出去,而好的公司股票,供应再多也不怕”。


与之相反,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表示,政府应该马上叫停中国平安的天量融资。韩志国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相关的政策,对于上市不足一年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做出监管——三年内不准许再融资,不然与恶性圈钱的本质无异。


“最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国平安融资1600亿被批准,那么中国人寿2000亿的融资也将出台,后者不会允许平安在资产规模上胜过自己,那么股市就成为大公司的圈钱工具。”


而一位资深投资者对记者分析说,中国平安并不缺钱,平安也仅仅是人家的工具。


他举出的证据是,据wind统计,仅2007年7月至9月,中国平安就动用2458亿元参与新股配售;去年12月,斥资199亿购入富通公司的股权。而更早的2月份,中国平安从A股市场募集到382亿元的资金。还有今年1月30日中国平安发布预告称2007年业绩同比增长100%以上,显然中国平安不单单不缺钱,而且现金流及赢利一直在持续。


另外,“看看平安的分红手法”。仅仅在2007年8月份实现了每10股派2元的分红,也就是每一股才分两毛钱,而当时其股价还在一百元以上,也就是说你拿一百元买他股票,仅仅分到红利为2毛钱,换句话说就是你存进五百元,才分一块钱。这比银行的利息显然差得远了,就以活期算,目前也有0.7%,而中国平安仅仅只有0.2%。这位投资人还提出:平安是汇丰银行转移自身风险的一个工具。


   该人士还表示,中国平安公告说,再融资是为了拓展国际业务,目标是为了收购英国一家保险公司。“居然说这家英国的保险公司是汇丰银行旗下的一家公司,而汇丰银行目前市场所了解到的在美国次按危机中亏损额就在1500亿左右,那么看好像是从中国股民手里拿钱去填补万里之外的亏损。”


继续进行再融资


再融资并不会因为平安和浦发所造成的市场恐慌而停止。相反的,“平安、浦发的融资很可能被批准”。“从政策监管的导向看,把再融资的板子打在平安身上并不是很公平,就算平安不融资,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也会推出融资项目。”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说。


他认为,早在1月16日,在全国证券期货会议上做出了扩大上市公司实际流通比重的决定,在管理层明确的态度之下,元旦到1月21日共有11家上市公司再融资151.51亿元,这个融资水平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由此,1月21日中国平安推出了总额1600亿的再融资项目,因数额巨大而引发了广泛关注。


李大霄表示,2月20日出现的金融股暴跌情况尽管是由浦发再融资引发,但再融资步伐也不会停顿。因为金融股是国家重要资产,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完全有可能——因此,出现的金融股融资规模都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证监会新批的4只新基金总体融资额度只有300亿元左右,不及浦发一家的融资额。


另外,再融资的表现还表现在一些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比如中石化300亿额度的债券、上港集装箱债券等,都是此次扩大上市公司流通比重的表现。需要再融资的,不光有浦发银行、中国平安。同样有再融资迫切需要的,还有其他的大型金融企业,比如工商银行。


知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目前工商银行的股份流通只有不到3%,相对于10%流通比例的法定界限来说仍有距离。工商银行的流通股本增加不但有企业原因,更具有法律的要求。


而这样的“庞然大物”融资将会对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市场对融资的反应已经有比较清楚的表现了。

******************************************

涣散人气需实质利好刺激

·本周五市场在3万亿申购资金解冻的情况下,成交量反而成为一周的地量。以沪市为例,周一成交940亿元,周二成交912亿元,周三成交839亿元,

周四成交761亿元,而周五在资金面空前宽松,没有新股发行的情况下,沪市只成交了755亿元。

·我们可以发现,本周市场的成交额呈现逐步萎缩的态势,市场的观望气氛在本周五得到了最大的强化。市场人气极度涣散,很多股票成交量萎缩惊人,从整体状况看,也丝毫看不出有增量资金大举入市的征兆。

·虽然市场最近新基金发行很热闹,但是新基金的募集并不火爆。发行是一回事,储蓄资金转不转化成基金入市却是另一回事。类似以前基金发行首日就被一抢而空的市况,目前外围资金裹足不前也是导致市场欲振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的预期至关重要。一个超高交易成本的市场,要承接大量的解禁股,还有创业板及股指期货,都会分流市场的资金。牛市是需要不断进场的资金维系的,一旦资金面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市场的心里预期也就会发生改变。

·再融资、首发、解禁,都是从市场取而不是予。发行基金,也是要让储蓄资金进场来抵消巨大的扩容压力。所以发行新基金,并不能改变市场已经熊气弥漫的周期来临。

·要想改变市场的预期,使涣散的人气逐渐凝聚起来,就必须有组合式的利好来加以刺激。光靠降低印花税,也不能改变资金供求的关系,只是在心里上提供了一些激励作用。印花税本来就是提高了的,降下来也还是回到以前的水平,能算什么大利好?除非是取消印花税征收,那么交易成本的快速下降,是肯定会刺激资金大举入市的。

·目前的市场,研究技术面已经是徒劳的了。股价短线都超跌的厉害,但类似KDJ这样的指标,牛市中在高位能够钝化,熊市中在低位同样能钝化。市场的低迷,必须有外力的刺激,才有望走出逆转的趋势。这个道理,就形同在牛市中,也必须有外力的干预,市场才会被冷却下来一样。

**************************************

郝志云:08股市最好短线操作

年也过去了,我也上班了,但也可能是为了迎合春节的热闹气氛,我的心总是平静不下来,就如同08年的股市上窜下跳。

08年的股市注定不会太好,但碰上死多头,你总是和他说不清,因为股市的前景真的很难预测。近期股市的跌势,有人说是因为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的非理性融资方案造成的。但我认为这些讯息不过是下跌的导火索。前期沪深两市的六七十倍的市盈率是有点非理性,但如果没有下跌趋势的话,我们也不能认为它过高,因为股市毕竟是信心市,主要看的是人们对经济未来前景的信心。

但如果还要保持六七十倍的市盈率,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营利增长幅度要达到40%~50%,这几乎在2008年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经济今年的基调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及稳健的财政政策,为的是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胀。同时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及美国次贷危机的的影响,中国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必会减缓。

如今上证指数已跌破年线,是否转熊,市场人士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我认为现在的点位还没有见底,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从中国经济目前的态势看,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升及铁矿石价格大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下游企业成本加大,企业利润会进一步缩水,从宏观看中国经济将放缓或可能进入衰退期。二是,由于输入性成本加大,推动中国经济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或可能恶化。近期美国的经济状况就是这样,处于一种滞胀状态。中国未来两年内也可能会出现美国的状况。

所以2008年股市的风险是越来越大了,不能说没有反弹的可能,因为通胀本身对股市也是一种利好,而且人民币相对美元又不断升值,利于国际资金流向中国,不论是正常流入,还是通过地下钱庄,国际资金流向中国是必然趋势,这也是对股市有利的方面。但是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有更多的利空消息,振荡加剧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此情况下,做做短线产品,赚一些小钱就不错了,不要再指望有2007年那样的行情了。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