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指出,把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世界上成熟证券市场的发展做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去年中国股市的增长速度是国外市场的八到十倍,所以去年中国股市的一段暴涨有其内在原因。但是,这种暴涨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虽然中国股市的牛市趋势不变,但中国股市已经从“快牛”变成了“慢牛”。
而从去年11月迄今,在过去几个月中A股受到了来自政策面的压力,加之投资者对全球增长放缓和企业利润疲弱的担忧令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首次出现长时间的调整。在过去两年里,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四倍多。在10月16日创出6092.06点的高点后,该指数一度下跌近20%,但在最近几周有所反弹。上证综合指数周一收于5393.34点,较10月份的高点仍有12%的跌幅。
“《物权法》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长期化。”成思危表示,目前股市有一个问题就是短期行为盛行。去年股市的年换手率在1000%以上,而国际上的换手率一般都是100%到200%,这就说明短期行为在股市中非常显著。
他认为,短期行为对股市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股市应该是在投机和投资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保持动态的平衡,这样的股市才是比较健康和持续的。《物权法》的颁布也有利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长期化,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并且日渐趋向成熟。
他说,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应该是适度投机的场所,在投资行为和投机行为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要建设一个健康的证券市场,规范和发展是应当并重的。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加强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市场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法律制度的规范和支持,另一方面,投资者又要呼唤监管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其实中国领导人从不忌讳通过口头干预方式给股市降温。去年10月底,《人民日报》就曾援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话说,股市的估价过高。温家宝总理11月份也曾在两个公开场合表示,政府决定防止泡沫的形成。其他政府官员也多次警告国内投资者股市存在风险。
麦格理证券(Macquarie Securities)中国经济学家保罗·凯维(Paul Cavey)说,显然中国借鉴了其他股市遭遇泡沫时的经验教训。当年在日本和台湾,政府对泡沫仅作出了有限的反应。中国所作的工作则要多得多。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监管者不愿提前强行刺破泡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主席本·贝南克(Ben Bernanke)曾表示,既要在早期正确判断出泡沫,又要在不损害其他资产价格及总体经济的情况下化解泡沫,这对政府来讲是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此外成思危还指出,目前对于发布虚假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恶意操纵市场行为的惩罚力度还不够,需要对这些行为严惩不贷,同时,也不能单靠证监会,还需要高法、高检、工商、国资委等部门联手才能惩罚违反证券法、违反法律、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