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5年3月以后我就一直保持沉默。
在那年9月我写过一篇文章解释我沉默的原因,刊登于9月那期《议报》上,以后我就没有再写过别的文章,沉默了将近三年。
沉默的原因是,一来生病,心力衰竭(CHF),大部分时间躺卧床上,行动困难,医生也禁止我写东西,三年后的今天我才恢复过来,可以自由行动了;二来我也想静静地一下胡锦涛十七大前到底想搞一些什么名堂。胡锦涛这个人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会写文章,且很少在公众面前讲话。可讲话时,八股、套话、空话、大话、口号和标语一齐抛出,满天花雨洒向听众,语无伦次,让人昏昏然懵懵然,模不着要领,不像一个正常人的讲话,仿佛有点精神病似的。要看他在台上到底如何耍把戏,需要冷静地等待一段时间,性急不得。
2002年11月胡锦涛上台后不久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新世纪》杂志上,内容是质疑胡锦涛的管理才能。大意是1993年-2002年胡锦涛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1),他疏于管理,滥发中央党校各式大专本科研究生文凭,导致全国假学历真文凭泛滥成灾,文凭腐败从中央党校蔓延到全国各大专院校。学员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纪律松弛,腐败成风,纷纷跑中央各级机关码头,拜会各级舵把子,联络感情,请客送礼忙得不亦乐乎。学员间相互交流腐败经验蔚然成风,在他的领导下中央党校成了腐败俱乐部。尤为突出的是原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跑到澳门去赌博,一掷千金,输了数千万公款,震动全球。除了马向东之外几乎同时还有厦门市原副市长蓝甫,1999年上半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私自跑到香港去赌博。他连赌一天一夜,输了350万元,累得肛门脱落,走路都不成样子(2)。我在那篇文章结尾写道:胡锦涛“连一个校长都当不好岂能管理好国家?”
但是,2002年11月胡锦涛毕竟黄袍加身粉墨登场了。若问起胡锦涛有何耀眼政绩,有何赫赫战功,有何惊天动地大发明,以至于震惊朝野,蜚声中外,那黄袍加身,坐上龙椅,理所当然。但是至今没有看见任何媒体给他在团中央、贵州省和西藏任一把手时给予的高度评价,至多是报道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政绩乏善可陈,是一个十分十分平庸无能的官员。
我是成长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按大陆人的思维来理解,政绩并不重要,平庸无所谓,腐败也不打紧,关键是朝廷有人好做官。升官靠后台,发财靠乱来嘛!起初我以为是邓小平和他有什么渊源,或许和他见过面有过什么交底动作,或“亲切”谈话,或下达密令手令什么的,想来很多大陆人士都是这么想的。但是胡锦涛当上教主后,官方媒体仅仅刊发了一张照片,是邓老爷子接见什么几百人代表团时,和站立在人群之中胡锦涛握手的玉照,画面上胡锦涛拘谨得很,似乎和邓老爷子并不熟悉,大家所猜测的亲切谈话,密令手令全是子虚乌有,没有的事。至于胡锦涛与邓老爷子的关系至今也没见官方报道一个字,大陆官方媒体,西洋人、东洋人和半洋人的媒体说他是邓老爷子亲自指定的隔代接班人似乎有点抬举了胡锦涛,不符合事实。
胡锦涛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火箭似的飙升,跳过中央政治局委员直接坐上中央常委交椅,邓老爷子那时还剩下一口气没断,默认了,这样就算是邓老爷子指定的隔代接班人勉勉强强也算是一个理。从1992年年底到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十年间 ,胡锦涛表现出来的仍然是平庸无能,除了国家副主席这个闲差外,具体工作就是当中央党校校长,从中央党校的混乱就可看出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些人为他辩解,说他那是韬光养晦,绵里藏针,不显山露水,逃过了江泽民的猜疑之心终成大业,我以为不然。
在中国历史上 ,凡是韬光养晦,绵里藏针,不显山露水,躲避了当权者的猜疑追杀之心,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而终成大业者无不是枭雄一个。雄才大略,能纵横四海,啸傲江湖,众所周知的越王勾践隋文帝杨坚等等就是例子。就拿隋文帝杨坚来说,他是发迹于南北朝的鲜卑北周王朝,自始自终在北周做大官。公元556年他15岁就做官了,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封爵为成纪县公。16岁官迁为骠骑大将军,当年又授职为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公元561年杨坚20岁,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公元568年他老子去世,杨坚承袭了他的爵位,为隋国公。据史书上记载 ,杨坚相貌奇特,“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3)意思是说杨坚额上有五根静脉血管很粗,凸出来,汇聚在头顶,像是五龙盘顶,目光炯炯,手掌纹路像一个“王”字,身材上面长,下身短,天生的的龙颜。为此北周的皇帝和杨坚同僚对他的才能和相貌忌恨交加猜疑不断,几次险遭不测。
开头是公元556年北周周孝闵帝宇文觉时期。当时皇帝宇文觉是一个傀儡,北周实际掌权的是他堂兄大司马(北周官名 )宇文护,宇文护一向嫉妒杨忠杨坚父子,大柱国独孤信是杨忠的好友,杨坚的岳父,公元556年独孤信起来反对宇文护被宇文护杀掉,危及杨忠和杨坚,但他们不动声色,使宇文护无处下手。后来宇文觉要提拔杨忠为太傅,宇文护从中作梗,没有提拔成,以此想激怒杨忠父子,好动杀机,但是杨忠父子没上当,毫无动静,宇文护又失败了。公元557年宇文觉不甘心当傀儡皇帝,起来反抗宇文护,被宇文护废掉,另立新主周明帝宇文毓。他依然是一个傀儡,一个月后宇文护杀掉他的堂弟宇文觉。
宇文护忌恨杨坚之心有增无减,他找了一个善于看相的人赵昭,当着周明帝宇文毓面前要赵昭给杨坚看相,其用意是借术士之口说杨坚相貌奇特,有当皇帝之相,以此为借口杀掉杨坚。一个江湖术士本身就是察言观色专家,他看出了宇文家族的灭亡在即,杨坚的未来不可限量,宇文护的狼子野心,于是诡言道,相貌长得不错,只不过做到大柱国就打止了。一句话给杨坚松了一口气,后来出宫门他私下见了杨坚对他说:“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这个算命先生两面派耍得何其好啊!
宇文毓当傀儡皇帝不到三年就被宇文护毒死,公元560年四月另立新主周武帝宇文邕。周武帝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他很看重杨坚,把他从隋州召回,言听计从,并且为他的儿子宇文?S娶了杨坚的女儿。双方结为亲家。周武帝宇文邕不能容忍他堂兄宇文护的专横跋扈,他当皇帝12年后,公元572年宇文邕设了一个套让宇文护来钻,结果钻进去后由他老弟宇文宪出手杀掉了宇文护。杀宇文护是他们宇文家族的事,与杨坚无关,但是宇文宪很嫉妒杨坚,劝他哥哥宇文邕杀掉杨坚,他对他的哥哥说,杨坚相貌异常,我每次见到杨坚都毛骨悚然自失常态,恐怕他不是一个久居人下之人,请你尽快杀掉他,宇文邕说:“此止可为将耳”,意思就是说他最高不过柱国而已,宇文邕没有采纳他老弟的意见。另一个权臣王轨也劝宇文邕杀掉杨坚,王轨说您的儿子没有当皇帝的相貌,杨坚却有反叛的相貌,宇文邕却不以为然。杨坚知道这些消息后,史书记载“高祖甚惧,深自晦匿。”杨坚是韬光养晦的专家,隐藏的好,躲过了那么多的杀劫,后来一举夺掉宇文家族的江山,建立隋朝,统一了400年纷乱的中国。
胡锦涛有这种本事和经历么?从1992年到2002年当王储期间,他是平平淡淡度过的,没听说有什么杀劫风险。江泽民李鹏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对他如同对待一个白痴一条哈巴狗似的,是一个无能懦弱平庸,吹牛拍马舔痔型人物,成不了气候,对他放心得很,哪里有什么身旁有杨坚似的人物如同芒刺在背之感,哪里有什么胡锦涛韬光养晦绵里藏针的诡计,谅他也没有这个胆量和能力。胡锦涛上台已经整整五年,他只有十年执政时间,该出台的节目都已经全部表演完毕,暴露在世人面前的依旧是一个平庸懦弱无能无耻之辈,治理中国五年如同他治理中央党校一般 ,弄得大陆乌烟瘴气,腐败成风,盗匪丛生,贿赂公行,物价飞涨,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害得中共老党员李成瑞等170人再三给他写信,分析形势,陈明利害,指点方向,苦口婆心劝他;害得中共老党员谢韬等发表专著,给他剖析所谓马列真谛,拨乱反正,“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害得民营企业家汪兆钧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写下4万多字长信奉劝他实施宪政来救中国。所有这些,对懦夫庸主胡锦涛而言犹如耳边风,不起一点作用,他必然我行我素,盲人骑瞎马,一往直前,直至中共倒台。
越是平庸的人越是胆怯自卑,越是想让人看得起自己,越是装模作样,越是满脸横肉无理倨傲。胡锦涛以为自己精谙舔痔的本事,便是十八般武艺门门皆通,便可目中无人藐视天下群雄了。譬如他在十七大陈述台海关系时,他说:“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个小儿科的胡锦涛以为天下人物都是婴儿,都可以让他来随意哄骗。试问:什么是“一个中国”,是一个中华联邦共和国?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一个中华民国?若是只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叫台湾来屈服自己之下,有这个可能吗?若是只有一个中华民国,你胡锦涛能屈服于台湾之下更名为中华民国?“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更是扯淡笑话,废除一党专政,实行多党竞争选举谈不谈?三权分立谈不谈?象台湾一样开放党禁报禁,谈不谈?军队国家化你谈不谈?大陆和台湾选民一人一票直选中国主席,你谈不谈?让国民党民进党来大陆来发展党员,共产党到台湾去发展党员你谈不谈?公布党产你谈不谈?平反六四你谈不谈?平反法轮功你谈不谈?大陆报纸放在台湾卖台湾报纸放在大陆卖你谈不谈?既然你都不谈,还谈什么?你想忽悠陈水扁马英九蹲到你裤裆底下,任你骑任你打,有这个可能吗?痴心妄想!!毛太祖天天叫嚷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到他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也没敢动台湾一根毛,何况靠舔痔本事上台的胡锦涛!!!
胡锦涛只是想当一个维持会的会长,维持十年在任期间不出乱子就行了,下台后管他妈的洪水滔天,山崩地裂,管他妈的遍地狼烟,生灵涂炭!坐在火山口上的中共政权能维持得了吗?要么灰飞烟灭,要么浴火重生。工程师胡锦涛懂这些吗?呵呵!除了会舔痔外一窍不通!!
可怜的胡锦涛!可怜的大陆老百姓!
毛泽东打天下,邓小平吃天下,江泽民乱天下,胡锦涛亡天下!
一点不假!!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10/22/content_6924730.htm
(2)http://www.cn5135.com/_App/News/News_View_Source.aspx?ContentID=1984
(3)《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