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左右男人的生活状态,感觉有些悲哀爱情世界|情感世界☀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四十岁左右男人的生活状态,感觉有些悲哀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心情是有些沉重的。身为女人,在与身边的一些女性朋友闲聊探讨到底是做女人好还是做男人好时,大多数女性朋友都会说:“还是做男人好!下辈子我就愿意做男人!”如果真有来世,如果可以选择,我则宁愿还做一个女人,可以不很漂亮,但希望自己是一个温婉、聪慧、知性的女人。即使真的下辈子做男人,我也希望不要做中国的男人,因为做中国的男人很难,尤其是中国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们的生活状态让我感觉有些悲哀。 

这两天,我和两个同事一起陪同一位重要的专家去游览了中国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专家50出头,旅游的一路上都把我称作“年轻人”。我知道,相对他而言,我的确算是年轻人,在我们这些“年轻人”面前,他有着更多的不凡阅历,当然,还有着他那些更多的引以自豪的成就感。在社会和众人的眼里,他无疑是成功的,但在那些成功的背后我想一定还有着一些别的什么吧? 

作为一个还有着一点理想和事业上进心的女性,我一直在这样一个由男人主导的社会里,与男人们一起并肩工作着,奋斗着。经常有机会外出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有机会接待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也有幸看到和结识了不少学术界的青年才俊们,他们激情飞扬地发表着自己的学术见解,著作等身,职位不断地升迁,声名逐渐地远扬让他们充满了自信。可正是向他们走近,我也看到了他们光鲜外表下为事业奋斗挣扎的苦恼和困扰。 

昨晚的专家送行晚宴上,一桌领导、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觥筹交错之间,酒也喝了不少。送了专家回来路上,只见过两次面的一位外校同仁突然对我们絮絮叨叨起来,谈起了他自己的种种:今年刚好40,儿子17正念高一,曾在部队干过,海龟博士,教授,博导,现在还担任着某重要职务。听起来应该是成功人士了,可言语间却听出了很多的失落与无奈,原来29岁就提为副处,游历过30多个国家,在国外还有相当知名度的他,在国内近几年的仕途发展却不得志。 

他说,男人过了四十,就没什么发展了,真想退休回家好好养几个孩子,摆弄摆弄花草了......听了他的一番不知出自内心还是抱怨的话,我真不知该作何感想?是我们这种人胸无大志呢?还是他对生活的期望太高?也是无独有偶,我的一位共事十多年的男同事,今年也正好40岁,他可谓少年得志,因为业务精,能力强,35岁就破格评上了正教授,40岁之前就当上了博导,还被提拔为正处。可私底下,我们却听他说,他真累了,想退休了,他说,现在他儿子上高中住校,他整天在外出差在外奔忙不知为了谁,家里只有老婆在家,家里都空巢了,他不知他的生活意义和乐趣在哪......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身边的一些中国40岁左右的男人的现状,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的精英,也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时候,但他们的生活和内心状态却让人感觉有些悲凉。在现代说起来“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他们由于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正在背负着家庭、社会乃至历史的重任在艰难地前行着,也难怪常常看到听到“男人也需要关怀!”这句话。中国40岁左右的男人是坚强的,但他们也是脆弱的。 

有时候,我也很庆幸自己不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能够有机会与这个社会与时俱进,跟上男人们艰难前行的脚步,体会男人们背负社会责任的不易和艰辛,也能理解男人的脆弱,让我能有机会学习更好地理解他们,善待他们!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和讯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