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曾庆红透露十七大报告重要信息☀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动向》:曾庆红透露十七大报告重要信息
作者:
二○○七年九月十日曾庆红在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江泽民为报名题字的《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六‧二五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文章,透露出国内外关注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的重要信息。由曾庆红作胡锦涛重要讲话是「政治宣言」的极高评价,预示着他将是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权威解读者。

六‧二五讲话是「政治宣言」,预示十七大报告将把宣言具体化。

曾庆红文章最后强调,「我们要以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动力,更加奋发学习,努力工作。」学习什么?曾庆红在文章题目指明「学习贯彻胡锦涛六‧二五重要讲话精神」重要到什么程度?「这个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期二十九年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政治宣言,是一篇反映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水平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这样高度评价,实际上是说六‧二五重要讲话的内涵和思想将在十七大报告中体现出来,这个讲话既然是政治宣言,十七大报告就必然是更重要的「政治宣言」,「科学总结」和「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曾庆红在这篇文章中透露出了一个月以后将公布的十七大的政治信息,这是权威的、可信的,因为作为校长的他主持了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六‧二五讲话的会议,这篇文章又被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抢先公布,因此不同于小道消息和估计猜测。胡锦涛六‧二五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现在曾庆红称之为「政治宣言」,那么十七大报告将把「政治宣言」具体化,而曾庆红的文章则将政治报告的最主要思想观点和争论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结论先公布于众,以便统一思想,预作准备,保证在十七大获得高票通过报告。

「一个始终不渝」和「四个坚定不移」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可能是十七大报告的基调。

新时期二十九年来中国共产党统治的经验是什么?现阶段中国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是什么?曾庆红文章的回答是:「一个不渝、四个不移」。「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既然是政治宣言,那么这将是十七大报告的基调和主旋律,因为曾庆红强调这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我们相信,这是大陆在十七大前后将大力宣传的主要思想观点,也会是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红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十七大的旗帜,是方向,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不会改举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

自从「民主是个好东西」、「走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道路」的自由派言论出来以后,极左的言论,如「邓小平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要社会主义改革,不要资本主义改革」,直到马宾提出「要为毛主席、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平反昭雪」也公开出笼,争论了八个月之后,曾庆红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主义,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问题。」如此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地拒绝了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说明十七大报告将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作为口号。社会主义是明确的,但是又要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即可以发展资本主义、培育民族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权贵资产阶级,建立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主义」又是太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特色的特点就是一位英国教授形容的那样:「穿着神甫的服装在教堂里反对圣经和耶稣。」因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帜,干着资本主义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

十七大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

曾庆红的文章透露出胡锦涛讲话中仍将贯彻邓小平的指示,赵紫阳总书记所作的「十三大的报告一个字不能改」,因此,十七大报告将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和方向,完善改革举措,也将明确要求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与十三大的既定方针保持一致。但是,曾庆红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点,也就是驳斥了中央党校一位教授反对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意见,看来,「科学发展观」非写入党章不可,以此证明前几代人执行了「反科学发展观」,造成了遗留给这一代领导人的严重环境问题与社会矛盾等难题,责任在老领导。正如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证明以前几代不是「三个代表」的代表。作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新领导,才是科学发展的三个代表。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从曾庆红文章里这些关键词语中,似乎可以听到胡锦涛十七大报告的声音,「四项基本原则」隐藏于文字后面。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现在被迫加上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

曾庆红文章中透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是针对经济发展超前了政治社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跛足改革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补台之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贫富差距、城乡差别、东西部发展程度落差最大的国家,使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产生了古今中外罕见的社会矛盾、阶层冲突与阶级斗争(主要是失业工人与农民工组成的无产阶级与权贵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迫使十七大必须正视、面对和争取缓解社会矛盾。讲话、报告列入「社会建设」是正确的、必要的和有益的,关键是十七大以后能不能有具体措施和真正落实,不要口惠而实不至。至于做文章时,讲思路、关键点与突破口和自认为已经深刻认识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肯定头头是道、条条是理、逻辑性序列性很强。但是人们习惯于听其言而观其行,老人们不会忘记三年大饥荒和「六四」悲剧。

十七大加强党的建设的论述会不会缺少党内民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曾庆红的文章透露出,十七大报告不会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党内民主方面有什么大的突破和进步,关键点和突破口在何处,并没有揭示得更清晰、更到位。因为全文中最后的一段论述党的建设的一千多字中,只找到这样几行空对空讲党内民主的话:「在党内民主建设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领导改革事业的党,本身难道不要改革?不要与时俱进吗?保持党员主体地位,如何保证党员在选举与被选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能不能党内有派?各派可办报刊吗?对要求民主、自由、讲真话的被开除党藉的流亡者,能不能平反,恢复党藉,回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没有现代政党。但愿十七大报告比曾庆红的文章能多一点民主、党内民主和政改的实质性内容。

(原载《动向》杂志2007年10月号)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