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在建设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大陆的股市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股市。这种特色之一就是腐败——中国大陆的股市是腐败市,而中国大陆的多数股票是腐败股。
在1999-2001年的所谓“跨世纪牛市”中,出现了东方电子、银广夏、亿安科技、中科创业这样的超级大牛股。但后来人们知道,东方电子、银广夏不过是“超级骗子股”,而亿安科技、中科创业也不过是“庄家犯罪股”而已。
从2005年年中至今,大陆出现了新一轮更大的牛市,无论就持续时间还是涨幅而言都明显超过1996-1997年以及1999-2001年的那两次牛市。 更大的牛市中也会出现更大的牛股。亿安科技在2000年2月17日创下的126.31元峰值已经是昨日黄花。就在本文写作的这最近几日间,上海股市中国船 舶(600150)的股价早已突破200元,最高达到244.90元;贵州茅台(600519)、成都建投(600109)也曾分别创下163.40、 159.00元的高价。由于本轮牛市还未结束,这些股票再创新高的可能性还不能排除。当年亿安科技成为百元股时,有的媒体载文认为历史是庄家创造的,而不 是股民创造的。显然本轮牛市中的庄家“长江后浪推前浪”,创造了更“波澜壮阔”的历史。除了这些“创造历史”的股票外,其他各种股票也是鸡犬升天,整个股市一派“繁荣”景象。
在这几年间,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状况真的大为改观了吗?有这种可能性,至少有些股评家说得头头是道。不过他们的话远不能使我信服——这些话可能是自欺欺 人,也可能是信口雌黄。现在我更为担心的是,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腐败比业绩增长得更快,而股市庄家的违法犯罪也比以前更肆无忌惮。
现在看看大陆上市公司的一类典型——银行类上市公司。它们的股票——银行股在大陆股市中被认为是所谓的“蓝筹股”。当前上市的银行股有12只,包括工商银 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不可谓不多。但这些银行 的经营管理内幕我们局外人是无法获知的,正如你无法了解建设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高官们私人财产究竟有多少一样。如果我们基于不买不熟悉的股票、不买无把 握的股票的原则,这些股票还是作为“观赏股”比较好——当然,如果你时间有限,甚至不必观赏了,正如你当年没有观赏亿安科技怎么“天天向上”、中科创业怎么连拉跌停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一样。
不过我们对此还有进一步的疑问。我们知道建设银行出了王雪冰、张恩照两个腐败分子(据网上的说法,他们的继任人可能也有问题。http: //post.baidu.com/f?kz=93611279)。但大陆其他银行的高层是否就没有腐败分子呢?如果这么以为,建设银行可能会感到不平 了,而王雪冰、张恩照或许也会心里不服。我不认为国有大银行中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问题比建设银行少些——更不必说农业银行了,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难 道真会与建设银行有本质区别吗?即使它们表面上可能会好看些,但也只是表面,它们的内幕只有“内幕人”心中真正清楚吧。
除了银行高层外,地方分支行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被揭露出来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等携款近6亿元潜 逃案,中国银行开平支行三任前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贪污挪用巨额银行资金案等。近些年来各银行内部的所谓制度建设,起到的作用可能是使各种内部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化而已。
但一些银行股配合其股价的高涨都公布了本年度高速增长的业绩,比如2007年上半年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84%,税后利润同比增长 54.48%;工商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税后利润同比增长62.0%等等。总之增幅非常巨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不禁让人想起了中共过去的名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然政府有关部门出于特定目的会帮助其增加利润以粉饰报表,但这与其真实盈利能力无关。
也许用不了几年,人们就会知道,中国大陆股市曾出现的最大造假者并不是东方电子、银广夏,而是这些银行股,这些被称为“蓝筹股”的巨型垃圾股。
这样的腐败股被称为“蓝筹股”,也是中国大陆股市没有蓝筹股的佐证之一。中国大陆股市的所谓“蓝筹股”不过是对蓝筹股的讽刺而已,正如中国大陆的所谓“公 仆”不过是对公仆的讽刺一样。你只能在一个颠倒的股市中看到这种颠倒的蓝筹股,而它们不过是腐败股的典型。不过,如果我们要研究腐败股,是要珍惜这样的 “标本”的,尽管研究难度可能不小。
可能有些人会问(并且已有位散户朋友问过我):8月8日工商银行为什么能涨停?这只股票基本面疑点不少,但如果从技术面分析,由于它筹码相对集中于机构手 中,散户介入的不很多(在散户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很好),因此它迟早会上涨。至于是否采取涨停的方式,要取决于庄家的操盘手法、整个市场状况以及当前的监管 力度。由于腐败的监管层对腐败庄家以及腐败上市公司的腐败行为暗中纵容,所以出现工商银行涨停的情况不足为奇。
那么散户要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腐败股呢?这要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了。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认为与腐败分子交往没有坏处,相反能分沾一些“腐败利益”(即便是从腐 败分子牙缝中挤出来的),那么你也不妨买这些腐败股——可能它们也会在某一特定时期使你获利。如果你与我一样,平时就对这些腐败分子敬而远之,认为他们即 便在有生之年未受到正义法庭的制裁,也会在死后下地狱,你就应该回避这些腐败股,不管它看上去多么“美丽”、“耀眼”,被股评家吹得如何天花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