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新牌坊立交附近的九建车站,一米多深的积水让几百辆车无法通行,交通陷入瘫痪
杨公桥一小区内的轿车被泥石砸中
重庆邮电大学附近的街道完全被淹
昨日上午10时37分,重庆邮电大学内一辆轿车被淹,众人纷纷下水推车。 记者 钱波/摄
使重庆市区多条道路被水淹没,城市交通严重受阻,部分地区的供电发生中断。中新社发毛建军 摄
重庆街道已成“洪水”泛滥的“河流”。
造成今年重庆灾情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泥石流,王维洛说:“因为泥石流泥土和石块进入了城市的排水管道而使其受阻,上面的水压很大,造成了水管破裂,把马路都冲出很大的一个洞来,重庆在城市开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而生态环境和植被森林的被毁坏是造成泥石流的主要原因,长期研究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著名作家郑义说:“现在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的很坏了,我想这个在洪水之中也起了很大的贡献吧,一般来说森林和森林植被对保留水土方面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的,一个光秃秃的山坡和一个长满了灌木、植物和森林的山坡差别是很大的。如果广义的说的话,如果到处建坝这件事情对形成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会起到一定影响的,我现在不太清楚嘉陵江上他们建了多少个水坝,我知道有一个把嘉陵江建成一个梯级河流的规划,就是要建无数个水坝,这些水坝可能会造成洪水的叠加,因为它不可能把洪水都蓄住,等发洪水时赶快开闸放水,最后会形成大洪水特大洪水。我老家在重庆,我就是重庆人,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山上都是很清脆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砍光了,不光是四川的森林砍光了,中国的森林都砍光了,现在没人再砍了,因为没有了,现在长起来一些灌木草之类的,这些和森林涵养水源的效果比起来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去年重庆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和高温,王维洛就此分析了三峡工程对重庆地区气候的影响:“中国的一些专家说重庆三峡水库对气候的影响很小。据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里是这样说的,重庆三峡工程形成水库以后影响到三峡工程水库两岸40公里宽,600多公里长的范围,这个地区相当2万5千平方公里,如果影响这么大地区气候的话,那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中国以前建立的水库的资料证明,水库建成以后,会使水库这个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它会造成这个地区雨量的分布不均匀,使迎风坡这一面雨量增加,背风坡这一面雨量减少,总体统计使雨量减少。去年重庆出现干旱高温,最高温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的专家在三峡论证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峡工程可以使重庆的绝对温度下降4度,这是三峡可行性报告白纸黑字写着的。重庆在历史上的最高绝对温度是41度多,那减少4度就是37度,但是去年重庆的高温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温度。所以三峡工程对重庆的气候有好处的结论是根本不成立的,是错的。”
郑义先生举例分析了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及水旱灾害的关系:“我想造成一个比较大面积的气候的变化和大面积的森林的灭绝有直接的关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说美国的风调雨顺,气候非常好,这和它的森林植被保护的好有关系,在美国生活的人除了在西部一些沙漠戈壁以外,到处都是森林植被,最不好的地方都是庄稼地,也都是一片绿色,水旱情况基本上是比较正常的。美国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虽然它的机械化水平很高,喷灌设备非常先进,但是很少启用。从农业上说靠天吃饭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和自然的状态,只有我们把这种自然状态彻底破坏了之后,我们才开始和自然搏斗了,到处抗旱到处打井,现在水旱交替是森林植被被破坏之后的一个必然结果,逃不掉的。”
在大陆的一些网络论坛中,一些重庆当地的网民称今年重庆的洪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造成的,也有人说是天谴。对此王维洛说:“他们其实看问题还是比较尖锐的,重庆洪水的原因是什么,应该说当地人知道的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这种讨论才能提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希望读者和听众能从我的文章里思考一个问题,不要认为我说的是肯定的对的,应该他们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孟子说,水向下,人心向善,这是自然的规律。”
郑义这样认为:“我同意这看法,现在在共产党的治国方针下对我们国家自然环境的破坏实在是罄竹难书了,你怎么说怎么谴责都是不为过的,比如洞庭湖这次出现鼠灾,现在这个情况不光是洞庭湖的,四川也是这样,前两年我看到报导说四川所有的农村基本上麻雀都没有了,都被那些剧毒的农药毒死了,现在反而在城市里还残存着一些。自然和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和复杂的关系,现在是急功近利不顾一切,为了所谓的什么GDP的高速增长,破坏什么东西都不心疼,都不在乎,这个是要遭报应的,所以那些网友说要遭报应遭天谴,我想说的是非常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