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指出,随着通胀风险的增加,越来越多分析员认为,美国联储局今年会再度调升利率;欧英澳纽日等各国央行,近月来亦纷纷以行动证明息口会继续上升,以打击通货膨胀。事实上,美国长期债息近日大幅飙升,反映市场担心在通胀威胁下,央行官员将把利率步步推高,全球股市会因此受到严重打击。
中印欧成本升物价将升
过去近十年光景,世界经济处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美好时光,但随着来自中国、印度和东欧的廉价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以及经济持济增长造成的资源供不应求,物价大幅攀升,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累积。专家担心,这将是近十年经济黄金期宣告完结的开始。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Kasman警告称,全球投资者低估了各国央行的加息意愿,而毋须太大幅度的加息就可以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各国央行忧被迫加息至多年高位
各国中央银行现在越来越担忧,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将被迫加息至多年高位, 而此举将会冲击投资市场的佳景。过去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梦幻组合会因此终结。曾任国际货币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称,市场早已习惯了全球经济会持续抑制物价的看法,但这个阶段可能已经进入了尾声。
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6月初在南非的一个银行家会议上再次重申了美国通货膨胀上扬的风险,原因是需求相对产能仍然偏高。他说,中国国内成本的上涨最终会影响到美国的进口。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警告称,欧洲工业已经没有多少增产空间,他希望工会组织为了整体经济的健康着想,在提高工资的问题上表现出克制。为了抑制通胀,欧洲央行6月6日将欧元利率上调至4%的六年高位,估计欧息还会再加两次至4.5%的更高水平。纽西兰央行亦加息至8%水平。
各国劳动成本一片涨声
无论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现时的工资水平都处于一片涨声中。报道称,德国工程行业目前的开工率达到了93%,其闲置产能也因此达到近50年来的最低点 。随着失业率的不断下滑,德国工会组织IG Metall最近成功达成上调薪资4.1%的协议。印度外包巨头InfosysTechnologies在人才争夺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近日将入职工资水平提高了10%,而且预计还将会再次加薪。而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也在上升中。
工资上升对打工仔来说是绝佳的好消息,但其带来的通胀压力却是央行官员们不会乐意看到的。过去十年,正是来自低成本生产地的廉价商品大大纾缓了发达国的通胀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涌入美国的廉价进口商品,除了令当地消费者获益外,也使过去十年间,美国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减少了一个百分点。
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Fisher称,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聘用印度工商管理硕士的成本增加了,或者是抱怨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上涨了。全球经济增长正在推动通货膨胀,全球产能已不再像昔日般抑制通胀,反而转为助长通胀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