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妻在世又结新欢 毛泽东和他的两位女人中国历史真相|史海钩沉☀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发妻在世又结新欢 毛泽东和他的两位女人

第一位:杨开慧

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杨开慧与他们的儿子岸英、岸青于1924年在长沙的合影

据张戎《鲜为人知的毛泽东》一书引用杨开慧手稿,杨开慧是毛泽东的第二个妻子。毛泽东把杨开慧和他的三个儿子都抛弃了。1930年,在杨开慧被国民党抓去以前,他完全可能救杨开慧的,可是他没有。

这些手稿是杨开慧在被捕以前写的,这些手稿里她表达了对毛泽东的爱,对毛泽东抛弃她和三个儿子的怨,而且最重要的还有她对共产主义的失望,共产主义的信仰带来很多暴力,杀戮,她对这些的失望。她要重新寻找一个新的信仰。

现居北京的中国大陆学者徐友渔曾撰文: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毛泽东以其“我失骄杨君失柳”的诗句,赢得珍视与烈士、爱人杨开慧的感情的美誉。确实,人们都知道,一个人在爱情上的态度最说明这个人的品德,毛因此被歌颂为革命道德情操的楷模,他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被谱成各种曲调,唱遍大江南北。一九七八年,我们作为结束文革、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进入高校,那时正在批判“四人帮”,为了贬低江青作为“毛主席夫人”的地位,我们上政治课用的党史教材强调毛在井冈山与贺子珍结婚一事,想以此说明“毛主席的夫人是贺而不是江”。但没有想到,有同学书看得十分仔细,把毛与贺结婚的日子(一九二八年初)与杨开慧被杀害的日子(一九三○年底)作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毛泽东在杨开慧还活着时就与贺子珍结婚,是犯了重婚罪!这一发现使当局好不尴尬,马上停止讲授有关内容,并立即收回这新编的党史教科书。

第二位:贺子珍

1947年贺子珍在沈阳


 

  贺子珍(1909年8月-1984年4月19日),原名贺桂圆,江西永新人,毛泽东第二位妻子,另有人认为她与毛的关系是未婚同居。

  • 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永新县委委员、妇女部长兼青年团委书记。
  • 1928年在井冈山和毛泽东同居。此时,未与毛离婚的杨开慧在长沙。
  • 1931年担任中央苏区政府机要科科长。参加红军长征。在长征路上,为掩护伤员,头、背、肺部被炸入弹片,终生没有被取出,1950年被定为三级甲等残疾,但终生没有领取残疾军人抚恤金。
  • 1938年去苏联治伤,但经苏联医生证实,弹片已无法取出。入东方大学学习,毕业后留在国际儿童院东方部工作,因女儿病重和儿童院领导发生争执,由时任第三国际东方部长的王明指使,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拘押。
  • 1947年经王稼祥和罗荣桓向第三国际交涉,被放回国,但毛泽东已经和江青同居。贺子珍留在东北任东北财经委员会党支部书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江青阻挠,不允许回北京,南下任浙江省杭州市妇联主任,后赴上海养病。
  • 1979年6月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二次会议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
  • 1984年在上海去世。

    贺子珍故居

    1959年7月9日夜,美庐别墅内景,毛泽东与贺子珍在此相会

    1949年7月,毛泽东和女儿李敏在北京香山。

    1951年6月5日,毛泽东和李敏在中南海划船。

    1934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毛泽东与贺子珍在江西苏区。

    1936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陕北

    1937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在延安。

    1937年贺子珍在延安

    据中共高级领导人博古的妻子刘群先口述:当时,“在保安,所有的妇女都恨自己的丈夫,因为他们老让妻子怀孕,平添出许多麻烦事来”。贺子珍跟毛泽东生活了10年,生了6个孩子,年头生一个,年尾又生一个。那时候,没有避孕工具。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她每一次生完孩子,都得不到休养。特别是长征路上,生下孩子就又上路奔命,连休息都不能,耗尽了元气。她生孩子生怕了。她故意躲避着,躲在学校尽量少回家,可还是没有躲过怀孕。她多么想同毛泽东分开一段时间,减轻一下身体的负担。同时,治好枪伤,取出弹片,把身体养好,和别的女同志一样英姿飒爽地工作。

    贺子珍与女儿李敏1947年在苏联。当时9岁的李敏在照片上为刚出医院的短发妈妈加上“头发”。

    姐妹13年后重聚:贺子珍与贺怡。1947年,沈阳。

    贺子珍和毛泽东共怀有10胎,生了6个孩子,但只存活4个,其中三个孩子因红军转移被留在苏区不知音信,只有李敏一人在苏联陪同贺子珍,李敏以后在北京工作。她的其他子女分别如下:

    • 杨月花(1929年3月),长女,原名“毛金花”,生于福建,失散至1973年才被找到,但未能和贺子珍以及毛泽东相见。[1]
    • 四子(1930年),生于江西,出生后夭折。
    • 毛岸红(1932年11月),五子,乳名“毛毛”,生于福建,长征开始后由毛泽覃抚养,毛泽覃死后下落不明。
    • 次女(1935年2月),长征时生于贵州,下落不明。
    • 李敏(1936年),三女,原名“毛姣姣”,生于陕北。
    • 六子(1938年10月),有一个俄文名,生于莫斯科,十个月后夭折。

    贺子珍一家都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后来任福建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贺子珍的妹妹曾任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长,因为去寻找贺子珍留在苏区的儿子未果,在赣南因车祸身亡,其子女被贺子珍抚养长大。

     

     
  •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