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哲教导的七大人生箴言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世界文化 > 正文
古代先哲教导的七大人生箴言
与许多古希腊思想家一样,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年-公元180年)认为惧怕死亡是不理智的,因为死亡是人世间最自然的事情。而柏拉图则告诉我们,尽管他的老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被判处不公正的死刑,但他依然坦然地走向刑场。

法国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1748-1825)的名画《苏格拉底之死》(The Death of Socrates,1787)。

十五年前,我失业了。那时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糟糕了。我和妻子刚买了第一套房子,而且我们即将迎来第一个孩子。作为一家小型刊物的编辑,我拒绝撤回一篇即将发表的文章,对方要求撤稿的理由是文章涉及一位知名政客一些有争议的政治交易。撤稿对于一些编辑来说也许很容易,但我做不到。我觉得那样做不对。所以我准备了一封辞职信,希望事情不会走到那一步。但最终,我还是在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开。

当然,失业通常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是对我来说,却并非如此。首先,现在看来那一次的变动对我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我坚持了自己的信念。这种感觉让我感到自豪,在经历了最初的痛苦之后,我感到踏实满足。

1.坚持原则,做正确的事

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那件事对我的性格发展至关重要。伟大的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认为,明知道会遭受损失,依然坚持做正确的事,这是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塞罗在其名著《论义务》(On Duties,公元前44年)中写道:“为了权宜之计而牺牲自己职责的人,就像为了躲避风暴而砍断船桅的人一样。他暂时得救了,但却永远沉没了。”

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在重要的事情上,要坚持原则,即使要付出代价,亦在所不惜。

以下是古代先贤哲学家们提出的另外六种处世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2.掌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他人控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47年)曾经说过,“首先要取得的也是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我。”这位古代先贤认为,让内心的欲望支配自己是最“可耻和卑鄙”的事情。

五百年后,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50年-约135年)敦促人们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内心。他认为幸福源于节制欲望,选择那些不会奴役人的快乐。他睿智地将此视为通往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由的道路。毕竟,一个能够掌控自己的人,很难被他人左右。

如今许多人将精力集中在试图改变外部的世界,却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十分愚蠢的。要想改变世界,就要先战胜自己。记住,这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做到。

英国著名诗人克利夫‧斯特普尔斯‧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通称C. S. Lewis/C‧S‧路易斯)在其名著《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奋力从善,才会意识到他的不堪。”

2023年11月7日,乌克兰首都基辅(Kyiv),一名女子在户外打坐。(Oleksii Pidsosonnyi/The Epoch Times)

3.重视工作,并从中获得乐趣

许多后现代思想家认为,工作是强迫性的,会导致人格贬损,令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这种思潮令人不安。

这不仅是对工作的悲观看法,更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们许多人都体验过工作的物质成果,可以领到薪水,以及它带来的难以言喻的精神满足感。年轻时,我做过服务员、屋顶维修工和垃圾工人——有些人认为这些工作有辱人格或有“剥削性”。我并不想美化这些工作,它们确实很辛苦,很累人。然而,我从每份工作中所获得的,远远不只是金钱。只要心态正确,工作就是自我提升最可靠的途径之一。而且,如果是出于自愿,工作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当一个人能够安心享受自己劳动的成果时,他自然会渴望改善自己的境况。”英国近代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写道。

斯密看到了工作所带来的尊严和独立。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既能塑造品格完善人格,又能建设社群造福社会,它是人类自由最真实的体现之一。

2024年7月5日,墨西哥蒂华纳(Tijuana),一名服务员在一家餐厅工作。

4.追求自己的幸福,尊重个体选择

爱尔兰近代诗人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曾经说过:“无私就是不干涉他人的生活,让他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段引言将个人置于其应有的位置,并提醒我们一件重要的事情:人生的主人是你自己,不是部落,也不是国家。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个人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这并非“自私”(selfishness),而是一种社会福祉。英国近代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曾指出,当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并追求自己的梦想时,社会才能繁荣发展。

“随着个性的发展,每个人对自己的价值都会增加,因此对他人的价值也会增加。”密尔在《论自由》(On Liberty,1859)中写道。

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用美国开国先贤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的名言来说就是“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这是人类尊严和繁荣的核心。不要让任何人替你选择道路,而是要明智地选择,并承担伴随自由而来的责任。

5.将美德培养成习惯,尤其要培养谦逊的品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认为,美德并非统治者可以强加的。事实上,美德需要选择。他还指出,美德是通过我们的行动来展现和发展的。

“我们通过行正义之事而变得正义,通过行节制之事而变得节制,通过行勇敢之事而变得勇敢。”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中写道。

如今人们对美德存在诸多误解。许多人认为,信仰本身就能使人成为有德之人。这纯属无稽之谈。美德是后天习得的。我们并非通过信仰,而是通过实践,才能变得有德。因此,我们要致力于四项基本美德:审慎(prudence)、公正(justice)、坚毅(fortitude)和节制(temperance),同时也不要忘记谦逊(humility),古罗马哲学家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年-430年)把谦逊称为“其它一切美德的基础”。

6.直面死亡,才能活得洒脱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Seneca,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曾说过,人生的悲剧不在于生命的短暂,“而在于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所以我们必须每天都为死亡做好准备。”

这话听起来或许有些阴森恐怖,但却是至理名言。我们很容易忘记这一点,然而死亡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不仅会失去挚爱之人,我们自己也终将离开这个可爱的世界。加拿大当代电影制作人凯兰·福特(Caylan Ford)在总部位于纽约的《第一要务》(First Things)杂志上发表题为“麻雀的陨落”(The Fall of a Sparrow,05/26/25)的文章指出,直面死亡这个现实会带来诸多益处。

她写道:“对死亡的认识会让我们谦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虚荣、傲慢和对他人的蔑视,并打破我们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任何幻想。”

与许多古希腊思想家一样,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年-公元180年)认为惧怕死亡是不理智的,因为死亡是人世间最自然的事情。而柏拉图则告诉我们,尽管他的老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被判处不公正的死刑,但他依然坦然地走向刑场。

“我认为,一个真正将一生奉献於哲学的人,面对死亡保持乐观的态度或许是正确的。”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斐多篇》(Phaedo)中说道。

直面死亡,接受人终有一死,我们就能学会如何更充实、更明智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晨陪伴孩子,为他们准备早餐,穿好衣服,为新的一天作好准备,这对于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来说至关重要

7.早睡早起,持之以恒

我的牧师说,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祷告。我也尝试过养成这个习惯,但收效甚微。我之所以分享这个轶事,是因为每个人都听过“起床后无精打采”这句谚语。事实证明,我们如何起床、何时起床确实是很重要的。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早睡早起确实很重要。早起的好处显而易见,包括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但我们如何起床几乎和何时起床一样重要。马可·奥勒留认为早起至关重要,因此他每天都会做好准备。

“当你早上醒来时,告诉自己:今天我遇到的人会是爱管闲事、忘恩负义、傲慢自大、口是心非、嫉妒成性、脾气暴躁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无法分辨善恶。”他在名著《沉思录》(Meditations)中写道。

人人都需要睡眠,但是每天早晨自律地起床,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这一点极为重要。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我可以作证,早晨陪伴孩子,为他们准备早餐,穿好衣服,为新的一天作好准备,这对于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来说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乔纳森·米尔蒂莫尔(Jonathan Miltimore),是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知名智库“美国经济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简称AIER)的高级编辑,曾任总部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经济教育基金会(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简称FEE)网站的执行编辑。他的文章发表在《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CNN、《福布斯》(Forbes)、福克斯新闻(Fox News)和《明星论坛报》(Star Tribune)等众多媒体。

原文:7 Powerful Strategies From the Great Philosophers for a Better Life刊登于英文《..;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103/230002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