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猝死病例中,起因为心肌梗塞占70%,另外有10%是主动脉破裂(非心脏疾病)、心律不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结构性心血管疾病。和一般大众印象不同的是,脑中风很少猝死,除非脑部血管大规模出血。
只有心血管疾病会猝死?这两类人风险超高!
依照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及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的定义,不论何种原因,病发后二十四小时内死亡(心脏停止搏跳)称为猝死。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个定义修正,把病发后六小时内死亡称为猝死。医学上将猝死分为二大类:心因性猝死及非心因性猝死。
1.心因性猝死
心因性猝死与心血管出状况有关,通常症状发作一小时内,心跳突然停止导致死亡。猝死案例中有八成都属于心因性,很可能是肇因于心肌梗塞、重度狭心症、心肌病变或心律不整等因素。
近二、三年来频传各界名人猝死,例如四十八岁的寒舍董事蔡伯府心肌梗塞猝死,还有三十五岁的艺人高以翔在参加竞技类实境节目录影时,疑因心脏骤停猝死。
2.非心因性猝死
非心因性猝死可能是主动脉破裂、肺栓塞或者是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很多猝死案例平常并无心血管疾病,却因过劳、压力过大或长期熬夜不睡觉而猝死。这是因为交感神经高度活跃,造成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引发心肌梗塞或主动脉剥离。猝死有无警讯呢?有的。
猝死前的十大警讯
如果出现胸闷、心跳加速、心律不整、心跳过慢(每分钟低于四十下)、晕厥、全身无力、疲倦、眼前发黑、四肢发麻、水肿或走路不稳等情况,充分休息后未见改善,那么千万要谨慎以对,很有可能已经陷入猝死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