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富贵难求。
但能就得富贵的人,必定有共同之处。
那就是他们从不把富贵只看做“果”,更关注背后的“因”。
收因结果,才能安享财富。
一代伟人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
四相中有两相,就算不大富大贵,也能兴旺发达!

事有归着
所谓事有归着,就是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不受诱惑分散精力,这是一个人的执行力和决策能力的体现。
一个事有归着的人,总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如《左传》所说:“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事有归着的人,就像在下棋一样,能够纵观全局,步步为营,最终取得胜利。
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不可做这样想那样,坐着山望那山,人儿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人最忌讳,做事没有耐心和恒心。
只有专注做事,才能让事业有所成就。
心存济物
心存济物,就是仁爱和慈悲的表现,常怀一颗善良之心。
人活于世,都会有私心。
私心的本质,是想让自己和爱的人活得更好。
但其实,若舍小家,为大家,反而能活得更好,积攒到更多幸福。
一个心存济物的人,不仅能够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敬,还能在危难时有更多的人愿意回报恩情。
曾国藩曾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一个人要有大格局,紧盯着自己的蝇头小利,处处算计他人,甚至谋害他人,就会穷困潦倒。
心存济物的真谛就是,能帮助别人多少,获得的回报多少。
回报虽然会迟到,倒不会缺少。

端庄厚重
端庄,意味着大气而端正。
而厚重则意味着品德深厚,不轻薄,不轻佻。
《易经》中有言:君子以厚德载物。
端庄厚重的人,有宽阔的心胸和度量,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他们懂得敬畏万物。
而敬有敬畏感的人,往往别人也会敬畏他。
因为一个有敬畏感的人不会放肆无忌,得罪的人越少,自然祸端也少。
《论语·雍也》中孔子所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一个端庄厚重的人,往往能够临危不惧,泰然处之。
诸葛亮在《空城计》中面对魏军的围困,仍能弹奏琴曲,展现出了非凡的沉着冷静。
端庄厚重的人,遇事能承载,万事大吉。

谦卑含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越来越懂得谦这个字的重要性。
谦卑、谦和、谦逊,都表现出内心的状态。
谦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心的体现。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
“含容”,不仅能包容,还能兼容并蓄,心存善意且深邃宁静平和。
左宗棠曾不公平地对待曾国藩,但曾国藩从不计较,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
这种内心的谦卑,使曾国藩在人际关系中取得了胜利。
谦卑并非软弱,它让人海纳百川,广纳众家之言,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取得成功。
谦卦是《易经》里最吉祥美好的一个卦,“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谦谦君子,即使遇到困难,也能逢凶化吉,迎来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