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民生议题垫底 四中全会公布五年计划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不出所料?民生议题垫底 四中全会公布五年计划 —四中全会公布五年计划 民生议题垫底
中共周四(10月23日)结束四中全会,根据会后发表的“十五五规划(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公报,民生依然被排在第十位,从内容上看,没有任何超预期表述,甚至不及普遍预期,更没有可圈可点的细节。 虽然中共口头承诺加大力度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但近年来,在优先发展制造业和投资的情况下,民生等长期目标早被抛诸脑后。 而“共同富裕”被提到第一句的位置,但过去中共的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共同富裕”工作已被搁置。公报还提到了房地产,但无任何细节。

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委员会的三中全会结束,一名武警在人民大会堂旁站岗。(Mark Ralston/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发表的未来五年规划继续沿袭过去的工业和经济政策,民生议题再次垫底。这令一直呼吁北京转向重视国内消费发展经济的学者感到担忧。

中共周四(10月23日)结束四中全会,根据会后发表的“十五五规划(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公报,民生依然被排在第十位,从内容上看,没有任何超预期表述,甚至不及普遍预期,更没有可圈可点的细节。

虽然中共口头承诺加大力度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但近年来,在优先发展制造业和投资的情况下,民生等长期目标早被抛诸脑后。

而“共同富裕”被提到第一句的位置,但过去中共的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共同富裕”工作已被搁置。公报还提到了房地产,但无任何细节。

完整的中共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将于2026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公布。

中共仍在实施社会主义计划

根据公报列出的行业发展优先顺序,“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被列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之前。

英国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公报传递的信息是,制造业仍是中共政策的核心,对于消费只是“口头上”提振。

“(中共)领导层所谓的提振消费与其巩固制造业规模的目标之间仍然存在着悬而未决的矛盾。”他提醒说,“领导层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今天的公报几乎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倾向于哪一方。”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郝福满(Bert Hofman)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点评四中全会说,“中国(中共)仍在继续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计划。”

他表示,公报显示,中国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将继续现有政策,未来只会有“细微的变化”,“没有任何惊奇”。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杰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在比较2020年和2025年的中共五年规划重点任务后指出,两个版本非常相似,包括先后顺序都基本一样。

“最显著的变化是,工业体系现在排在第一位,创新和技术自主化排在第二位。”他质疑说,“为什么?”

中共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内市场

公报提到了未来十年将面临的挑战,甚至用“风高浪急”、“惊涛骇浪”来形容。

公报称:“(共产)中国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和不可预测因素增多的阶段。”

但在如何应对上,公告用了四次“斗争”,使用频率超过五年前的十四‧五计划。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共党魁习*近*平惯用提法。

在国内,中国存在一系列持续的经济问题,包括需求低迷、房地产危机、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这些问题都加剧了外界对中国长期人口结构的担忧。

四中全会公报暗示,中共将更加转向国内发展经济,或更大范围地断绝与外界的接触。

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告诉香港《南华早报》,公报中称“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瓶颈制约因素”,体现了北京将重点转向“内循环”而非“外循环”的决心。

他解读说:“由此可见,领导层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国内市场。”

中共称要投资于人 经济学家质疑

中国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放缓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疲软的国内需求,加上最重要的经济引擎——出口面临美国关税威胁的冲击,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的担忧。

低工资、低社会福利以及工人对失去工作的担忧,使得国内需求低迷,生产商依赖其它国家的消费,并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中共的产业过剩政策已将中国的整体债务水平推高至其经济规模的三倍。

欧亚集团中国区总监王丹(Dan Wang,音译)表示,中国的主要风险是高债务和低通胀并存,并指出中共的经济增长模式“非常脆弱”。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可能仍会持续一到两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国工业领域将首先感受到最明显的价格下行压力,再加上全球需求疲软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两者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商品的价格下行压力。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四中全会公报称“投资于人”,这可能意味着增加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金,但他并不乐观。

他补充说:“北京现在可能还不清楚如何能做到这一点。”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流传最广的一则四中全会总结是,中共将告别“改革开放”,进入“长期围城”,从经济繁荣转向“维系秩序”,从社会活力转向“确保忠诚”,从制度完善转向“自我革命”,以清洗取代改革,以恐惧支撑稳定的政权,迈入生存阶段。

“中共空前强调‘斗争’‘安全’‘稳定’,反映空前的不安全与不稳定——标志中共告别改革时代,步入生存时代。”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林燕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4/2295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