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军情局局长指出,目前乌军在俄境内实施的打击行动中,有多达99%使用“自制系统”。影片来源:X
乌军无人机近期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次数明显上升,攻击范围更从边境延伸至腹地深处。根据乌克兰军情局(HUR)局长布达诺夫(Kyrylo Budanov)最新说法,目前乌军在俄境内实施的打击行动中,有多达99%使用“自制系统”。他强调:“连俄罗斯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些行动的效果。”
据外媒统计,自8月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已对俄境内关键能源设施发动至少58次袭击,最远攻击点距乌边境达2,000公里。相比之下,6月仅有一次、7月两次。根据《路透社》引述能源业数据,截至8月中旬,俄国炼油产能已有约17%受损,月底更攀升至21%。这波连环攻击导致俄国多地汽油价格暴涨近一成,不少加油站排起长龙,甚至出现燃料短缺。
萨马拉州变电站近日遭无人机击中,而下诺夫哥罗德州炼油厂(Kstovo refinery)也传出袭击爆炸。图:翻摄自 X
俄罗斯萨马拉州变电站近日遭无人机击中,而下诺夫哥罗德州(Nizhny Novgorod)克斯托沃炼油厂(Kstovo refinery)也传出袭击爆炸。该厂是俄境内第四大炼油设施,年处理量达1700万吨,具体毁损情况尚未有官方消息传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早前曾称,这些打击行动是“最有效、速度最快的制裁”,意指比西方经济制裁更能直接压迫俄罗斯财政。分析指出,俄国虽暂靠增加原油出口维持收入,但若炼油产能长期受损,势必冲击国内能源供应与军需后勤。
克斯托沃炼油厂是俄罗斯境内第四大炼油设施,年处理量达1700万吨,外界推测其中一座L24/300单元遭损毁。图:翻摄自 X
而乌美合作研发的新型长程无人机“Artemis ALM-20”近期也完成了测试。据《Noel report》报导,该机由美国 Auterion公司设计,配备AI导航与自导系统,航程约1600公里、可携带45公斤战斗部,预计将于乌克兰、美国及德国同步量产,被外界视为对伊朗制“见证者”无人机的高科技应对手段。
随着美国军援恢复、弹药充足,乌军近期在部分前线火力全开,多地传出俄军装甲与补给遭重创。甚至在远离前线的乌拉山地区,车里雅宾斯克(Chelyabinsk)也首次遭遇无人机威胁,当地距乌克兰边境超过1800公里。
乌美合作研发的新型长程无人机“Artemis ALM-20”近期完成测试。图:翻摄自 X
自8月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已对俄境内关键能源设施发动至少58次袭击,最远攻击点距乌边境达2000公里。影片来源:X
克斯托沃炼油厂遭乌军攻击后爆炸。图:翻摄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