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控制立法、执法、司法,腐败与权力集中导致信任破产。图:2024年3月15日,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正在兴建的住宅楼。(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最新9月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房价分别下跌0.6%、0.48%、0.5%,广州全面解限后反跌0.97%。二手房价已连跌41个月,全国市场死寂。前中共央行副行长朱明警告:“中国房价很难再涨。”他以数据直指根本:城镇化率已超66%、人均住房43平方米、老龄化严重、年轻购房群体锐减5600万——“击鼓传花已无人接盘”。美国学者许成钢教授则指出,根源在制度。党控制立法、执法、司法,腐败与权力集中导致信任破产。没有法治,刺激政策全无效,说明中共模式正拖垮经济潜能。两位学者观点殊途同归——若不改革制度、重建人口红利,中共经济将步日本后尘,陷入长期停滞。朱明呼吁:“再不生孩子就来不及了”;许成钢补刀:“再不改制度,就没救了。”
中国宣布推出新的人才签证,希望对全球年轻科技人才敞开大门。不过,在高失业率的背景下,该政策也迅速成为中国舆论的风暴眼。9月29日,网友对K签证发起十问。一问:为何人才匮乏时紧闭国门,如今人才丰裕却大开方便之门?二问:本科学历门槛真能筛出科技人才吗?三问:为何认定境外本科优于国内本科?四问:免雇主担保岂不等于放弃审核责任?五问:五年多次入境、停留期起步过长?有效期最长5年、每次停留180天,无雇主约束下,这不是变相移民通道吗?六问:如何防范敏感技术泄露风险?持证人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及创业、商务等多领域活动,在中美科技竞争激烈背景下,这宽泛范围是否存在技术安全漏洞?尤其AI、稀土、电动汽车、军事等敏感领域,如何不让人忧心?七问:如何防止低素质人才大量涌入?八问:与国内人才政策如何平衡?九问:政策退出机制是否明确?十问:最终受益者究竟是谁?全球人才竞争是利益博弈,受益者是中国科技创新,还是特定国家/跨国资本的战略?或成“野鸡大学”镀金华人的回国捷径?
于朦胧坠亡后,网友开始深挖,结果发现了一个毛骨悚然的规律!为什么总是同一家公司?为什么都是年轻艺人?为什么死法如此相似?为什么官方结论如此一致?为什么时间如此密集?天娱传媒十年“死亡档案”:2006年谈北西–车祸;2011年尚于博–坠楼;2015年边策–坠楼;2016年乔任梁–抑郁;2016年本兮–坠楼;2017年任娇–坠楼;2020年蔡重–自杀;2024年于朦胧–坠楼。——@wanjunxie
9月24日波哥走访四川凉山留守儿童,询问小女孩愿望:想吃肉,想要芭比娃娃。——波哥
甭管多大的V、多牛X的网红,某些人点一下按键就可以掐断你的流量。这不是被抓了软肋,这是被攥住了命脉!是松是紧,未必需要理由,还有可能取决于那只手主人的心情和攥的姿势。——渝剑飘尘三代
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国人仇恨最大的对象就是日本,另一方面出境旅游的首选也是日本。(携程预测,继去年之后,日本仍为今年假期出境游首选)——夏语冰96
户晨风现在变成“户尘封”了,他有一个观点,没有山姆的城市不宜居,他还是太Low,没有自来水直饮的地方才不宜居,我在莫斯科工作的时候都是打开自来水龙头喝水的,那还是1990年代。喝自来水拉稀的地方,能是啥好地方?候机大厅修那么漂亮,自来水管子里流出来的都是大肠杆菌,有啥用?——BingLiu3417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