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最天然的大脑健身术!6种聊天习惯,让脑袋越聊越灵光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防失智最天然的大脑健身术!6种聊天习惯,让脑袋越聊越灵光

记忆力下降常被联想为失智症的警讯,其实“聊天方式”也能反映大脑状态!专研失智症预防的日本博士大武美保子提醒,日常对话中若常出现某些特定的说话习惯,恐怕就是脑力下滑的警示灯号,她提出一套“用聊天来健脑”的简单训练法,有益维持思绪灵活!

6种说话方式让大脑容易退化,降低认知机能

大脑其实会偷懒?大武美保子博士举例,有些人习惯在聊天时把话题拉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些人总是只听却不太说。年轻时看起来只是性格特质不同,随着年纪增长,大脑若长期只在单一模式下运作,其他功能区域比较少被刺激而逐渐生锈了,进而就可能渐渐影响脑力退化的问题。

【要留意的聊天习惯】

总是只讲自己想讲的内容

刚聊过的话题马上就忘了

对他人话题只“嗯嗯”敷衍带过

“不是这样…”习惯打断、否定对方的话

常把“我们那个年代啊…”挂嘴边

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只依赖他人判断

“肌肉若不用,会随年龄加速流失。大脑也是一样!”大武美保子博士提醒,年纪越大,脑袋要快速找到合适词汇或回想过往通常会越来越吃力。若总是依赖相同的故事或词语来应付,久而久之就像只训练单一部位的肌肉,其他区块就容易退化。

因此,迈入50岁后,若想维持思绪灵敏,最好“刻意运动大脑”。聊天时不要怕一时想不起来,试着努力回想、或换个说法,逼自己动脑。虽然神经细胞会随时间凋亡,但透过练习,依然能活化脑部开启新的神经回路。

日本脑神经内科医师小野贤二郎也认为,聊天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性”,每一次互动和对话都是刺激大脑运转的好机会。尤其高龄族群多外出走走、和邻里寒暄,结交朋友且有助维持免疫力。反之,若长期窝在家不与人交流,思绪会越来越僵化,就像替失智症开大门。

6个“聊天健脑法”预防认知机能衰退!

研究显示,“话多”并不等于脑袋灵光,真正决定脑力的关键在于词汇量与内容新鲜度。聊天时若能加入新观点、新词汇,就能强化脑神经连结,而不是陷入老调重弹。大武博士特别整理出6个“聊天健脑法”,不妨实际试试:

1.听6说4,让大脑全面启动

光顾著讲或只是听,都不是最佳脑部运动,因为“听”可以吸收新知,“说”能锻炼找词与表达。理想比例是“听6:说4”双管齐下,更能全面活化大脑。

2.带着“想提问”的心态

认知功能退化时,最先出现的就是“听不进去”。平时聊天时,边听边思考如何延伸话题,避免一味批判,而是专注在理解。

3.别老“话当年”,主动分享新鲜事

老是提当年勇、重复老掉牙的笑话,其实是大脑偷懒的征兆。主动分享新鲜事、新话题、讲新笑话,就算冷场也没关系,重点是让大脑为了组织新内容而运转起来。

4.善用“选择题”互动

与新朋友聊天是锻炼大脑的好机会,互动时像是“意大利面和中餐你比较爱哪个?”的选择题,会比“你喜欢意大利面吗?”这种开放式问句,更能让对方轻松开启话匣子,你也能就此打开话题继续延伸交流。

5.把小糗事当笑料

“太累了,不小心把眼镜放冰箱…”轻松分享生活小插曲,就算是日常自己的小糗事,幽默变成笑料,可以快速拉近距离,大武美保子博士就曾分享过家人无伤大雅的乌龙经验,丈夫竟然把内衣误放进儿子的幼稚园书包,重点不是要把好友逗笑,而是透过“记住并重述”的过程可以真正训练脑袋。

6.用不同视角拓展思维

“阿、那边有人!”“有吗?这街角的建筑物很漂亮耶!”你看到的世界,未必和他人一样。和亲朋好友旅行或出游时,不妨互相分享心得,交流彼此的观察与感受,能训练自己从多种角度思考。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7/228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