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再挺转基因食品 民间要求知情权和选择权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共再挺转基因食品 民间要求知情权和选择权

近日,中共官方再度就转基因食品发声,称其“安全可靠”,并严厉打击散播所谓“有害论”的网民,一抖音账号网民被点名批判。(网路图片)

中共官方近日再度就转基因食品发声,称其“安全可靠”,并严厉打击散播质疑声音的网民。然而,实际政策上仍对进口转基因大豆食用设有限制,引发外界质疑官方口径与现实做法存在矛盾;网民要求知情权与选择权。

官方再度“辟谣”强调安全与打压并行

10月1日,大陆媒体中国质量报(中国质量报告客户端)发布推送,对“转基因祸害子孙”“吃转基因食品不孕”等网络说法,认定为谣言。

报导援引云南省农业农村部门的信息称,当地农业、公安和网信部门已对一名沈姓网民进行约谈教育。沈某主动删除相关信息,注销抖音账号,并保证今后注意言论。

这一辟谣显示,官方在转基因话题上再次采取强硬立场。

网民反弹:要求知情权与选择权

该条澄清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并批判网民沈某的信息,引发网民热烈讨论和质疑。浙江网民“张永昌”在评论区留言:“谁喜欢吃,老百姓自有判断能力。”四个小时内获得六千多个点赞。

另有网民留言:“某食堂吃的都是美元预制菜。”还有网民评论道:“给老百姓知情权和选择权就好,谁爱吃谁吃。”

也有网民要求当局在食品原料中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

专家:科学界未有终极结论

北京农林科学院食品学者汪新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科学界至今未有终极结论。多数研究者的共识是:在现有标准下,商业化转基因食品“吃不死人”。但是否真正无风险,仍存科学与社会的分歧。

他说:“商业化转基因食品在现有证据下被认定可安全食用,但科学从不存在终极定论。公众的不信任感,更多来自选择权缺失和信息不对称。”

虽然官方强调转基因食品“安全可靠”,但专家对其长期影响仍有分歧,民间的不信任感也未消退。

政策现实:进口转基因仍受限

黑龙江一位大豆种植专业户王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明令禁止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进入食用环节,只能作为饲料使用,“我们种的大豆可以用来榨油、做豆腐,但美国进口的是转基因大豆,禁止作为食物”。

王先生还说,如果将转基因大豆标注为“非转基因”,将面临严重后果:“那是要被判刑的啊,我们哪敢把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冒充非转基因。”

根据中共相关法规,如果商家将转基因大豆制品错误或故意标注为“非转基因”,将会触犯多项法律。处罚内容至少包括虚假标识,以及违反《食品安全法》《广告法》《转基因标识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特供月饼引发嘲讽:信任危机加剧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流传一份北京人民大会堂特供手工月饼的原料清单,显示原料均为常规面粉、坚果和油脂,未见“转基因”字样。网友嘲讽:“没有科技狠活。”

类似声音在社交平台上层出不穷:“为什么奥运村不用转基因?”“既然安全,机关食堂先吃。”一名网友直言:“安全是一回事,选择权又是另一回事。”

二十年来的疑虑未解

此次围绕转基因的风波并非首次。二十年前,曾流传“广西大学生因食用转基因大豆制品导致不育”的说法,中共农业部迅速否认。

然而,这类故事并未消失,而是反复被引用与传播,逐渐固化为社会怀疑。科学上的结论或许明确,但公众层面的信任却日渐稀薄。

学者呼吁:资讯透明是重建信任关键

北京理工大学一位关注农业问题的李教授对记者说,中(共)国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做出标注,但据他了解,有些豆油使用了美国大豆,却没有加以标注:“美国允许转基因食品自由流通,但要求标识;欧盟规定凡含量超过0.9%的转基因成分必须贴标签;日本部分开放转基因产品,但普遍推行‘非转基因’标签。”

相比之下,中共更依赖官方辟谣和强制定调,政策层面对公众知情权和选择权的空间有限。李教授指出,当网民的质疑被定性为“造谣”,当不同声音被迫封号、约谈甚至面临处罚时,转基因的争议似乎已被行政手段“解决”。

但真正未解的问题仍在:为什么领导人能享用“无转基因”的特供食品,而普通人却只能接受“不容置疑”的官方结论?

官民信任裂痕仍在扩大

正如一条获数千点赞的网友评论所言:“如果真安全,就请领导人先吃。”另一条热门留言更为尖锐:“科学没问题,但我们能不能有不吃的权利?”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欣玲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7/2287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