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市近期重现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特征,包括杠杆收购激增、投资等级债券风险溢酬降至27年来新低、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以及私人信贷市场扩张至1.7兆美元等,显示出多重泡沫迹象。尽管多数分析师不预期会重演当年的危机,但资产被定价至“完美”状态,任何瑕疵都可能引发修正,历史的相似性令人警惕。
当前,美国市场上大规模杠杆收购交易再度活跃。例如,美国游戏开发商艺电(Electronic Arts)传出接近500亿美元的私有化交易,若成真,将创史上最大杠杆收购纪录。这一情形与2007年危机前TXU公司440亿美元的标志性收购极为相似。
与此同时,美国汽车贷款违约率也在上升。次级汽车贷款机构Tricolor Holdings突然申请破产,一些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人在收到利息后又被追回资金,另一汽车零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 LLC也准备申请破产。《金融时报》指出,一些几周前还被认为财务稳健的公司已陆续爆雷,引发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信贷收紧,企业与消费者转向信用市场寻求融资。分析师认为,如今的违约现象与当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早期征兆类似,尽管整体消费债务水平低于2007年,但在汽车贷款等特定领域违约问题显现。
根据VantageScore最新报告,即使是信用评分最高的消费者群体,也开始出现延迟还款和违约情况。这反映出美国家庭财务状况可能正迅速恶化,令人忧虑。
美国债务市场过去十年急速扩张。投资等级企业债市场从2015年初的不足4兆美元增长至目前约7.6兆美元;私人信贷市场也迅速发展,规模突破1.7兆美元。但风险溢酬的持续压缩,表明市场对风险的容忍度显著提高。当前投资等级债券的风险溢酬已降至1997年以来最低,显示市场对风险的定价可能过于乐观。
华尔街部分人士对此发出警告。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在6月表示,如果他是基金经理,将不会买入信贷产品;DoubleLine Capital执行长冈克拉克(Jeffrey Gundlach)也称公司正减少垃圾债持仓,因估值未能合理反映风险。
分析师指出,这些迹象虽仍属初期,但却为债市提供了现实的担忧依据。随着金融市场泡沫化加剧、经济周期趋缓,投资者或将迎来更为动荡的市场环境。
美国债市也“闻到了2007年金融危机的味道”。(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