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9月经济数据的朋友,估计不少人都看得一头雾水。
这边汽车销量下跌,每天才卖5.2万辆,之前“以旧换新”的热乎劲全没了。
那边30个城市新房销量不断上涨,二手房更是吃香,看着像楼市回暖了。
更让人纳闷的是工厂,工人疯狂开工,销量却跟不上,库存还多了1.5%。
明明开工挺热闹,咋就不赚钱?
还有央行放了1.3万多亿,市场利率反而涨了。
别被这些数据表面的热闹骗了,当下经济的真实情况,可能比你想的更残酷。
政策“短期刺激”能撑多久?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消费和房地产。
之前“以旧换新”政策一出来,买车的人排着队。
可这才过了没多久,9月前两周每天就只卖5.2万辆车,比去年同期还少了4.3%。
这说明啥?政策刺激就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药效一过,大家花钱的劲头立马就下来了。
毕竟现在不少人对收入预期没那么乐观,不是真有刚需,谁也不愿随便掏大钱买车。
再看房地产,30个大城市新房销量同比涨了18.9%,18个城市二手房更猛,涨了30.6%,看着挺热闹。
可仔细想想,这波上涨大多是因为8月一线城市放松了限购,不少人怕后续政策有变,赶在这时候“抄底”.
这种因政策带来的“脉冲式上涨”,能持续多久真不好说。
而且从绝对值来看,新房销量还是近年同期第二低,跟2019年比差得远,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根基还没稳,想靠这波短期刺激扭转颓势,难度不小。
这里就有个值得琢磨的问题,靠政策短期拉动消费和房地产,到底是“治标”还是“治本”?
如果只是靠补贴、放松限购来刺激需求,没从根本上解决大家收入增长、就业稳定的问题,那这种刺激效果只会越来越弱,后续经济增长的动力又该从哪来?
工厂“开工忙”为啥换不来“销量涨”?
接着看生产端,最近工厂的开工率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高炉开工率升到83.9%,比上半个月高了2.1个百分点,焦化、水泥这些厂子的开工率也都往上走,看着一派繁忙景象。
可奇怪的是,开工忙归忙,市场需求却没跟上。
沿海8省的发电耗煤同比降了2.8%,发电耗煤少了,说明工业生产的实际活跃度并没那么高。
更关键的是钢材需求,每天表观需求才846.8万吨,是近年同期最低,其中螺纹钢需求同比跌了13.6%。
钢材卖不动,库存自然就涨了,近半月钢材库存多了1.5%。
这就像餐馆里厨师忙得团团转,可客人没几个,炒好的菜都剩在那儿,老板看着热闹,心里其实慌得很。
为啥会出现这种“开工热、需求冷”的情况?
一方面可能是工厂为了维持生产、保住工人,即便订单不多也得开工.
另一方面,下游行业比如房地产、制造业需求没起来,钢材、水泥这些原材料自然卖不动。
这种情况下,工厂越开工,库存压力越大,后续很可能会被迫减产,到时候又会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三、钱“放出去”了,为啥市场还“紧”?
最后聊聊钱的事儿。
近半个月,央行为了缓解市场资金压力,通过OMO净投放了7584亿元,还额外用买断式逆回购投了6000亿元,算下来放出去不少钱。
可让人意外的是,DR007、Shibor这些市场利率不仅没降,反而小幅上涨了,说明市场上的资金还是有点紧。
看完这半个月的经济数据,其实不难发现,当下经济正处在一个“矛盾交织”的阶段.
政策短期刺激有效果,但长期需求没跟上,生产端看似热闹,可市场需求没支撑,流动性在调节,可内外环境还在变。
这些矛盾不是偶然出现的,也不是靠一两项政策就能立马解决的。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不用被短期的数据波动搞得焦虑,也别盲目乐观。
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跟风、别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