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重大惨案 最大推手突海外坠机亡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郑州重大惨案 最大推手突海外坠机亡—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
俞孔坚是中共国“海绵城市”(Sponge Cities)概念的倡导人,此理念被中共采纳为国家政策。然而在中共国的实际推行中,海绵城市早已沦为形象工程:大量项目简化为排水沟硬化、人工湖修饰,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结果收效甚微。郑州就是失败的典型。2021年“720”特大暴雨,郑州号称投资数百亿建设的“海绵城市”,却几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城市陷入瘫痪,地铁被淹,造成严重伤亡,海绵城市沦为笑柄。

当地时间2025年9月23日,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图为示意图。(ANTHONY WALLACE/AFP via Getty Images)

当地时间9月23日晚,中共国知名景观建筑师、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身亡,终年62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事故发生在巴西生态旅游区农村,单引擎塞斯纳飞机在尝试降落时失事,飞行员试图中止降落却突然失去高度,撞击地面后爆炸。巴西空军已展开调查。

25日上午,北京大学证实将举行悼念活动。俞孔坚此行是为纪录片《海绵星球》进行拍摄。

俞孔坚是中共国“海绵城市”(Sponge Cities)概念的倡导人,此理念被中共采纳为国家政策。然而在中共国的实际推行中,海绵城市早已沦为形象工程:大量项目简化为排水沟硬化、人工湖修饰,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结果收效甚微。

郑州就是失败的典型。2021年“720”特大暴雨,郑州号称投资数百亿建设的“海绵城市”,却几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城市陷入瘫痪,地铁被淹,造成严重伤亡,海绵城市沦为笑柄。更严重的是,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动辄投入数十亿,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高企,成为沉重负担。批评者指出,“海绵城市”未能真正解决洪涝和环境恶化问题,反而成了腐败与浪费的温床。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这场空难尤具讽刺意味。俞孔坚毕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主张“城市如海绵”,以顺应水性、缓释洪患。然而在中共体制下,这一理念被异化为“造景工程”和“财政陷阱”。人的智慧若失去制度保障与良知监督,终将与自然之力发生悲剧性的碰撞。潘塔纳尔作为世界生态宝库,却见证了这位学者的陨落,也映照出制度与人性的割裂。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6/228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