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晚,将上演“龙收尾”的天文奇观。图为示意图,与本新闻无关。(MIGUEL MEDINA/AFP via Getty Images)
继黄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端午节“飞龙在天”之后,9月23日晚将上演“龙收尾”的天文奇观,东方苍龙七宿将在夜空中逐渐西沉。
综合陆媒报导,9月23日(黄历八月初二)8点左右,民众可观赏到这一天象,东方苍龙七宿将以“龙收尾”的姿态完成年度巡天。当晚,角宿的“龙头”开始西沉,只能在西方地平线到南方天空这块区域看到“龙身”和“龙尾”。
中国古人为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组(二十八宿),每七宿汇聚成一方,分别为东方的苍龙,南方的朱雀,西方的白虎,北方的玄武。
“龙收尾”表现为东方苍龙七宿整体西沉的天象。该天象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构成,其中角宿贴近地平线,尾宿和箕宿位于正南方向,心宿处于西南天空,呈现苍龙逐渐隐入地平线的景象。
东方苍龙七宿勾勒出一条龙的形象,具体包含角宿:苍龙双角(龙头),黄道起点标识;亢宿:连接头颈的天区;氐宿:对应龙胸部位;房宿:象征龙腹结构;心宿:龙身;尾宿:龙尾;箕宿:尾部末端星群。
大约两千年前,古代文献记载观测“龙收尾”的时段为黄昏后(约下午6至7时),因岁差导致地轴长期进动,现代观测时间推迟约4小时,一般在黄历八月初二晚上8点左右才能看到“龙收尾”。
该天象与“龙抬头”构成完整的年度周期:春分前后(黄历二月初二)角宿初现东方地平线,秋分时节(黄历八月初二)同一星宿移至西方低空,两者间隔约180天,对应苍龙星宿在天球移动180度的轨迹演变。
黄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5月31日为端午节,当晚9时左右,苍龙七宿的“龙头”角宿会升至正南中天,到午夜12时左右,整条苍龙的“龙形”会横亘在夜空中,亦称“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