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卖房,别说我没提前告诉你,2025年是抛售房产的最后一年。今年再不出手,未来就要被套牢,北京房市将在2025年迎来大变天。”这样的警告,在大陆自媒体和中介群体中不断流传。
一个房东卖掉孔雀城的房产,2017年以近150万元买入,还绑定40万车位,如今仅20万成交,直至签字时仍难以接受现实。卖方和中介当场落泪——这种“断供式”出手正在北京越来越普遍。
多家自媒体爆料称,近几个月北京房价下跌速度明显加快,部分小区两个月下跌上百万,个别户型一个月暴跌近百万。北京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突破十几万套,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买家普遍不看挂牌价,而是直接按最低成交价再砍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卖家若不降价,根本无人问津。
据中介透露,北京23年时有客户花1230万买入一套房产,如今同户型只成交880万。其贷款余额仍有900万,不仅拿不到钱,还得倒贴20万。另有新盘2024年初售价7万多,如今仅5万多成交,区域价格体系瞬间崩塌,买家担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甚至曾经“扛跌”的金融街区域,从开盘价12万跌至如今普遍8万,部分房源挂牌400多天无人带看。望京新城从8万腰斩至4万,北京1号单价从30万跌至13万仍乏人问津。
全国层面同样严峻。截止2025年8月底,中国100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254.64万套,同比增加近10%,平均每天新增近3万套。业主要想卖出,普遍需要降价三成。回龙观房价从单价6万跌破2万,网民惊呼“北京房价重回1万时代”。
跌幅最惨烈的地区榜单中,北京燕郊房价从14万跌至6300,威海乳山银滩从8000跌至1000仍无人接盘;南京翠屏城从17000跌至6400;河北永青从23000跌至3500;八达岭孔雀城从18000暴跌至3000出头。
国际投行高盛警告,中国楼市未来两年仍可能下跌25%至50%。其原因包括:人口锐减、房屋过剩、开发商债务沉重和居民购买力不足。预测显示,2027年25至39岁购房主力人群将减少4200万。2022年至今,中国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新生儿数量较2016年减少四成。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负债已高达59万亿元,库存房源逾93万亿。若以当前成交速度计算,一线城市需18个月去化库存,二线超过24个月,三四线超过28个月。
在中共治理下,楼市困局叠加经济衰退,实体产业同样不容乐观。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住宿和餐饮利润下滑67%。杜莎夫人蜡像馆因租金与调整宣布永久关闭,北京西三环一家奔驰4S店即将关停,仅剩少数展车。古玩城客流几近消失,行业预估三年内80%倒闭。
实体经济萧条,民生压力急剧上升。北京失业程序员王先生透露,因年过40岁被裁员,无法支付每月1.5万元房贷。贷款余额超300万元,他直言若没买房,以往高收入本可积蓄数百万元,如今却为温饱与房贷焦虑到崩溃。另一名网际网络公司员工称,其部门从70多人裁至仅剩5人,绩效工资被扣,福利持续缩水。
更广泛的中产阶层陷入返贫漩涡。大量高价买房者遭遇裁员或生意失败,房贷难以支撑,却又卖不掉房产。北京餐饮、零售、汽车乃至旅游行业的连锁衰退,成为中共治下经济下行的直接印证。
在中共官方口径中,楼市调整被淡化为“健康回归”,但现实却是高房价下的民众财富蒸发、购房者断供潮风险上升、失业压力叠加。房价暴跌,不仅击垮了投资信心,也动摇了无数家庭的生计基础。
北京,这个中共标榜的首都样板,如今正在演变为经济困局与社会撕裂的缩影。房市崩塌、消费衰退、失业潮涌,揭示了所谓“中国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中共面对楼市和民生危机,仍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而中国社会正在为多年的高杠杆与错误政策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