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钦:川普关税战的关键时刻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沈荣钦:川普关税战的关键时刻
作者:
米兰特别强调与中国的关系,例如该国是否在重大国际争端(例如联合国)中和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站在一起?是否协助中国躲过美国的制裁(如出口管制)?是否帮助中国转口贸易(如洗产地)?最重要的是,米兰认为:“可以借此向其他国家施压,迫使它们加入我们对中国的关税战,从而形成多边关税应对机制”,得以“在中国周围建立全球关税壁垒。”

冯德莱恩和川普谈成的贸易协议,被许多经济和贸易专家批评为愚蠢、丧权辱国,并不令人意外。(美联社

历史大事件有时会因为其他看来很小的事件所引发,例如刺杀斐迪南大公事件,因为之前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缔约,许多原先不相关的国家因此卷入,迅速将一场区域冲突升级为全欧洲的大战。川普今年四月对世界发动的贸易战,在其团队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下,有惊无险地度过最危险的时刻,并借由与各国的关税谈判,奠定有利的结构。但是根本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平衡仍然可能因为外部的扰动而改变全局,欧盟对谷歌的反垄断可能就是这样的关键时刻。

欧盟在9月5日对 Alphabet旗下的 Google开出反垄断罚款,因为Google的广告科技(adtech)涉嫌反竞争行为。本次罚款源自欧洲出版理事会(European Publishers Council)于2021年向欧盟投诉,指控 Google利用其在线上广告生态系的主导地位,优先推广自家广告服务,损害竞争对手及线上出版商的利益。经过调查后,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指控谷歌在广告科技供应链中,特别是在线显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领域,采取不公平手段扭曲市场竞争。最终欧盟开出29.5亿欧元(约34.5亿美元)的罚款。消息传来,Google强烈反对欧盟的裁决,表示市场上还存在Google之外的其他各种替代选择,因此将提出上诉。

川普获知之后,更是表达高度不满,认为这是欧盟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手段,表示Google之前已经多次遭到欧盟罚款,还有对苹果高达170亿美元的罚款。如果继续下去,川普将不得不启动“301条款”的调查,以关税作为反制手段。

川普所指的是欧盟近十年来已经四次因为反垄断对 Google开罚,前三次是因为搜索引擎、Android系统及 AdSense平台的反竞争行为,分别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被罚款总计82.1亿欧元。川普原以为关税战和欧盟达成协议后,可以让科技巨头免于欧盟的管制,不料欧盟的监管力度不减。

如我之前在本专栏所说,川普关税战的特色之一是专注于美国通常有逆差的商品贸易,至于对美国独占鳌头的服务贸易顺差,不仅刻意忽略,甚至不准其他国课征关税。例如当加拿大企图对美国征收数位服务税时,川普立刻停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直到加国取消数位服务税,才继续谈判。

同样的,川普在和韩国与巴西贸易谈判时,均要求对方放宽对于美国科技业的监管措施。川普甚至因为对巴西数位贸易与电子支付政策不满,加上不满巴西法院起诉企图政变的好友、前总统波索纳洛(Jair Bolsonaro),即使美国在商品上对巴西享受顺差,但是依旧在10%的基准关税上,另外以行政命令课征额外的40%关税。此外,在与印尼的协议中,成功争取雅加达政府承诺放弃对电影或软件下载等电子商品征收关税,而越南也作出类似承诺。

世界各国中,最令川普不满的正是欧盟。当欧盟在川普第一任期内对Google等科技公司开出钜额罚单时,川普批评欧盟的竞争事务专员为“课税女士”,并说她“真的很讨厌美国”。

在川普第二任期中,更是全力维护科技巨头不受到外国的管制。在首次竞选时,硅谷捐给希拉里克林顿的钱远超过给川普,但是在川普第二次当选总统后,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脸书母公司Meta执行长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谷歌执行长皮查伊(Sundar Pichai)等科技界领袖,纷纷前往佛州的川普海湖庄园拜会他。这些会谈反复提及一个重点,就是希望遏止海外对美国科技业的不利政策。如今,川普则借由发动全球贸易战,推动美国科技产业的利益。曾在谷歌和脸书担任政策公关主管的韦克斯勒(Nu Wexler)说:“这些公司非常成功地把大型科技业的利益包装成‘美国优先’的议题。”

川普更在其社交平台公然警告,实施数位税的国家若不撤销相关立法,美国将对其商品征收“额外关税”,威胁要对先进技术和半导体征收新的关税和出口限制,以报复其他国家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的数位服务税。

川普警告欧盟不得对美国科技巨头加以管制课税,甚至威胁将对欧盟或其成员国中负责实施《数位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的官员实施制裁,我将之称为“科技巨头的帝国主义时代”。

川普政府的优势不仅在美国的庞大消费市场与强劲的金融市场,还有其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使得其得以结合贸易与战略,借由贸易谈判,达成多种不同的目的。(美联社)

那么这和川普的贸易战有何关联?川普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Stephen Miran)曾经在《重组全球贸易体系的用户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阐述过川普的贸易政策。华尔街曾经盛传本文可能被川普用来作为“海湖庄园协议”草稿,虽然并未发生,但是拥有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米兰,是川普内阁中,能够清楚以经济理论阐述川普贸易政策的专家之一,他在文中阐述了川普对贸易的非典型想法,并非完全能够以单纯的重商主义解释,至今仍是阐述川普贸易战的最佳文件之一——即使米兰后来在和华尔街经济学家的对谈中,无能说服他们。

米兰指出,像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征收正关税,可以适度增加福利。这是因为对某国商品课征关税,该国商品价格会上升,所以美国民众对该商品的需求会降低,而减少的需求可能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这时关税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进口减少以及国内商品价格上升的福利损失,另一是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福利增加。只要关税不过分地高,导致前者的损失过大,那么就可能找到适当的关税,让后者抵销前者的损失,而达成福利增加的净效果。

那么这个合适的关税数字应该是多高呢?根据Emmanuel Saez、Joel Slemrod和Seth H. Giertz三人于2012年的估计,在某些条件下,美国的最优关税可以达到20%,因此川普政府的确有可能以发动贸易战的方式提高美国的福利,只要关税不超过20%即可。

和川普一样,米兰同样将贸易战视为谈判工具,可以借由和贸易伙伴谈判时,达成“减少贸易逆差”以外的目的,不仅包括对美国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减少操纵汇率、尊重美国知识产权等经济考量,还可达成战略目的,像是是否履行北约义务、在重大事件上站在美国一方、绝不帮助美国制裁对象逃脱制裁、领导人不在国际上和美国唱反调、不会窝藏如美国认定的网络罪犯与恐怖份子等。

米兰特别强调与中国的关系,例如该国是否在重大国际争端(例如联合国)中和中国、俄罗斯伊朗站在一起?是否协助中国躲过美国的制裁(如出口管制)?是否帮助中国转口贸易(如洗产地)?最重要的是,米兰认为:“可以借此向其他国家施压,迫使它们加入我们对中国的关税战,从而形成多边关税应对机制”,得以“在中国周围建立全球关税壁垒。”

米兰的建议虽然并未实现“海湖庄园协议”,川普也在某些地方并未遵循其建议(例如定期增加2%关税来给予压力,或是20%的最优关税等),而更倾向自己独断决定(如对瑞士的关税),但是米兰的建议仍然精准描绘出大部分川普的贸易战错,例如将贸易谈判视为实现经济与战略目标的工具、对越南转口(中国)商品课征40%关税等。

在米兰的构想中,川普关税战最大的弱点在于其他国家如法泡制,也对美国进行关税报复,就像中国在2018-2019年温和地报复一样。这不仅可能会抵销美国关税带来的福利效益,还会造成从而导致全球贸易崩溃。

因此关税战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其他国家报复。这本身就像是两车对撞、赌谁先躲开的“胆小鬼赛局”,米兰主张由于美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强劲的资本市场,比其他国家更容易承受对抗升级,更有可能成为胆小鬼赛局的赢家。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依赖资本管制,使得储蓄投资于效率日益低下的非生产性资产,例如空置的公寓大楼。对抗升级将给资本管制机构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资金流出中国,那么中国经济可能会经历比美国经济更剧烈的波动。美国这种天然的优势限制了中国应对关税战报复的能力。

川普政府可以将国家安全与贸易政策合并起来,包括日本、韩国与台湾等国在内,接受美国国防保护伞的国家,也必须接受美国新的关税政策,以此提供一些防止报复的激励措施。

米兰也评估了美国对北约国家征收关税的情形。表示美国可以威胁如果受到报复性关税,将削弱其北约联合防御义务。如果欧洲进行报复,但大幅增加自身的国防开支和能力,减轻美国的全球安全负担,使得欧洲在自身防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美国能够更专注于中国,同时也能创造收入。这样一来,川普团队就能够将关税视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透过提高外国人的税收来维持美国民众的低税率,并且避免增加赤字。

从米兰的角度检视,我们便可以发现欧盟的重要性。在世界几大经济体中,中国并未屈服,而且仅用稀土报复,就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极大效果,让川普政策急转弯(如欢迎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示好,令底下的MAGA对中鹰派大为跳脚。日本一开始也是没能谈成,现在又和巴西与印度闹翻,如果不是后来川普政府顺利和日本与欧盟达成协议,否则即使根据MAGA派的构想,川普贸易战的结果也对美国异常危险。

因此我们可以知晓,何以欧盟和美国的贸易协议,对美国至关重要。要不是欧盟内部四分五裂、意见不一,否则以欧盟和美国同等的经济规模,冯德莱恩和川普谈成的贸易协议,被许多经济和贸易专家批评为愚蠢、丧权辱国,并不令人意外。

川普政府的优势不仅在美国的庞大消费市场与强劲的金融市场,还有其举世无双的军事力量,使得其得以结合贸易与战略,借由贸易谈判,达成多种不同的目的,正是川普贸易战的精髓。但是优点之所在,也是风险之所在,正因为贸易谈判被赋予过多的目标,让达成的平衡并不稳定,可能会因为某些冲突,而破坏既有的平衡,欧盟对美国科技巨头的管制,违反了川普科技巨头帝国主义政策,就是其中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在中国、巴西、印度都不愿屈服于川普的关税战之下,如果川普再失去欧盟,可能会对其贸易战产生致命的威胁。

值得川普团队高兴的是,欧盟内部的鸽派并无意对美国开战,欧盟原定在9月1日公布对Google的罚款,但是因为内部分歧而延迟到9月5日。根据报导,反对最力的人士之一正是负责欧盟贸易的“贸易与经济安全专员”赛夫乔维奇(MarošŠefčovič),因为他担心会影响到美国对欧洲汽车征收的关税。事实发展也正如他的忧心,川普立刻以“301条款”威胁实施报复性关税。在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裁定川普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发动贸易战违法之后,川普小心地避开IEEPA,而选择以特定产业为报复对象的“301条款”威胁,所以无论最后最高法院的裁定如何,川普的威胁都具有可信度。

如果欧盟本次对Google反垄断的处罚,没有让川普真正发动“301条款”报复,欧盟也没有升高对抗情势,最后酿成贸易协议形同具文,而全面报复的后果,川普发动的贸易战可以继续维持下去,否则将会是对川普贸易战最大的打击,这正是本次欧盟处罚Google这个小事件,如此关键的原因,因为它可能成为影响全球贸易的关键时刻。

※作者为作家,INSEAD博士。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9/227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