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也就慢慢明白过来了:那些热闹的饭局,那些所谓的集会,除了客套,散场后,什么都没留下过。
一把年纪,手机里微信好友几百上千,掰手指算下来,似乎也没几个真朋友,想找个喝酒、说话的人,都不知找谁。
——我们曾努力合群,认真融入,迎合热闹,到最后,留下的,只剩一身的疲惫。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物”,全是瞎掰。人心就那么大,装满了吵闹,装满了虚伪,装满了别人,还有什么地方留给自己?
到了一定岁数,有些人害怕孤独,总是不由自主到处凑热闹,结果人潮散去,更加觉得孤独。
到了一定年纪,别到处钻了,要学会独处,享受孤独。即使你不愿意,但多半无能为力,毕竟,在以后的日子里,孤独将是你的常态。
当然,别走向极端。独处,不是要你关上门,与世隔绝。不是躲起来,完全不问世事,不食人间烟火……
而是远离一点世俗社会,给自己腾出一些空间,安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纷纷扰扰大半辈子,在社会这个舞台上,该唱的戏也唱了,该演的角色也演了,人近黄昏,也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了,就像戏台上的人也需要幕间休息,更要提供舞台给下一代人。
独处,也不是无聊和寂寞,它是让你为自己泡一壶清茶,听一首老歌,看几页旧书……没有电话,没有饭局,没有客套,没有邀约,就那么安静地呆着,享受难得的岁月宁静。
这个时候,可以听下自己的声音,回顾过去的路。一个人真正的充实,不是在推杯换盏之间,而是在关上门之后片刻的宁静。
中年之后的独处,就像夜里点亮的一盏灯,光不必太亮,刚好照亮自己就行,不至于磕着,不至于跌倒。
人到中年,当生活渐渐平静下来,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与孤独相处,就是最好的境界,就是最好的修行。
当你开始享受独处,你就会发现,安静下来,整个人才会清醒,你的心才会变得明亮,就像莲花露出水面,像月亮挂在天空。
所以,人到中年,能安心独处的人,才是真自在,才真的看懂了生活、读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