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正在加大对所谓“五失人员”的监控力度。这类人群被官方定义为: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关系失和、心理失衡以及精神失常的人。示意图。(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共正在加大对所谓“五失人员”的监控力度。这类人群被官方定义为: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关系失和、心理失衡以及精神失常的人。
报导指出,中共2023年成立的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把大量国安与公安系统背景的官员纳入其中。地方分支机构更是由执法人员直接管理,目标是把社会边缘群体纳入严密控制。
根据曝光的地方指令,社区党支部书记被要求筛查所谓“生活失意人员”,核实背景,并定期上报情况,企业也被要求协助监控。同时,中共利用“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划分为小单元,每名“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收集住户的就业、住房等数据,监测社会情绪。这一体系正在被用来追踪被视为有潜在威胁的人。
报导称,习*近*平强调,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经济下行、房地产低迷和社会矛盾加剧的背景下,中共依赖监控机器来应对各种不安情绪。
《华尔街日报》引用“自由之家”的数据说,去年中国的抗议活动明显增加,多数与经济困境相关。同时,全国各地接连发生持刀伤人、驾车冲撞人群等事件。行凶者往往被描述为有经济问题、心理问题或家庭矛盾。这些案例让当局进一步扩大对所谓“高风险群体”的打压。
一些受访者表达了担忧。一名上海男子说,这根本不是为了救助“五失人员”,而是为了控制。他去年破产,在和前雇主的官司中败诉,资产被冻结。他担心被贴上“五失人员”的标签,因为这可能让全家都被更严密地监控。他说,这类人被当作潜在的恐怖份子。
报导还揭示,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正在把触角伸向全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监控民众。地方官员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和社交媒体追踪不满情绪来源。
除了普通居民,大约两亿零工劳动者也成了重点对象。地方政府设立所谓“服务站点”,表面上提供便利,但同时要求外卖骑手和司机充当“移动探头”,上报异常情况。这些人被纳入党的控制网路。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政治学讲师霍利.斯内普(Holly Snape)说,过去社会团体还能有限度地提出解决方案,但现在这种空间完全消失。任何独立行动都被视为威胁。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