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在世界杯总决赛中获得亚军。(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9月13日,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将入读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自巴黎奥运会后,其状态备受外界关注。
根据“暨南大学新生报到指南”要求,新生入学报到时间定为9月13日8:00—22:00。全红婵将成为一名大一新生,正式进入大学生涯。早在今年2月,暨南大学公示的拟录取名单显示,全红婵拟就读运动训练专业。
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由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担任。该学院将为全红婵定制课程。首先是弹性学制,最长能延长至8年。全红婵的师兄谢思埸、陈艾森均为暨大校友。
此前,全红婵的保送资格引发了公众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全红婵明明就是小学学历,为何能保送重点大学?甚至有人认为此举损害教育公平。
全红婵保送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论,被认为根源在于中共制度造成的,在“举国体制”之下,中国的体育运动员从小进行专业训练,脱离校园正规教育,成名后被保送进入大学。
舆论认为,在中国,大量退役运动员都生活困顿。多年过度训练造成身体创伤,文化教育的缺失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退役后又缺乏体系化的帮扶。这种处境完全不符合他们为国家的贡献。
全红婵于2007年3月28日出生于广东湛江。她7岁在学校被教练选去体校练跳水,不爱念书的全红婵,当时还以为练跳水就不用上学了。
全红婵于2021年东京奥运会摘得金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包揽女子单人、双人10米跳台金牌。
全红婵自巴黎奥运会后,因伤病或发育关,状态大不如前。今年5月,全红婵因伤退出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7月缺席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目前在广东省队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并备战11月的全运会。
8月7日,中国前跳水奥运冠军高敏接受陆媒采访时,谈到全红婵的体重变化。
高敏表示,全红婵停赛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所有的跳水运动员,尤其是女子运动员,都会面临生长发育这道坎,就像走钢丝一样,你走不好就会掉下去,甚至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如何从这个恶性循环里面把它变成良性循环,是需要教练很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