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猝死频发疫情与疫苗后遗症引发质疑
中国大陆新冠(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并未消失,近年年轻人猝死事件激增,引发社会广泛担忧。近日网传一则震撼消息称,90后约有17.6%已经离世,00后死亡比例亦高达7.5%。尽管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却在大陆网络掀起巨大反响,不少民众怀疑与新冠疫苗接种有关。
网传数据触目惊心
8月17日,大陆抖音博主“后来”发布人口数据推算:
60后:出生人口约2.17亿,目前现存约1.91亿,约1800万人去世;
70后:出生人口约2.24亿,现存约2.01亿,约2200万人去世,占比9.8%;
80后:出生人口约2.19亿,现存约2.1亿,约900万人去世,占比4.9%;
90后:出生人口约1.88亿,现存约1.55亿,约3300万人离世,占比高达17.6%;
00后:出生人口约1.47亿,现存约1.36亿,约1100万人离世,占比7.5%。
该说法迅速引发争议。抖音博主“营销号极速版”质疑称,根据中共统计局数据,1990年至2025年的累计死亡人数仅350万人,远低于上述“3300万”。然而不少网友反驳,直指中共官方一贯瞒报死亡数据,“死7-10人,报1-3个,甚至干脆报0”。
90后出生人口约1.88亿人,约3300万人离世,占比约17.6%。(图片来源:抖音截图)
评论区民众痛诉同龄人骤逝
相关话题评论区几乎“翻车”。多位大陆网友留言表示身边年轻人去世情况频繁:
山东方日报民称,自己已知的90后朋友死了五六个;
河南网友提到,身边有92年、99年、00年出生者接连离世;
湖北网友表示,认识的90后去世已超五人;
陕西一位87年网友称,同龄好友已有近十人过世;
浙江、云南等地网民也证实,90后、95后中猝死、抑郁或因疾病早逝的并不少见。
一名90后网友更感叹:“最大才35岁,就看着身边年富力强的同龄人一个个病亡、猝死,所剩无几。”
陆媒:年轻人猝死占比43%
陆媒《闪电新闻》报道指出,中国每年猝死的人群中,年轻人占比高达43%。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凶险,因缺乏警觉,常将胸痛、胸闷误以为是胃痛或劳累,从而延误治疗。
《北京日报》2024年11月24日披露,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人数高达76万。另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2021年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率较2003年上升1.37倍,农村居民则升至1.58倍。由于中共长期隐瞒死亡数据,上述数字恐仍偏低。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生张凯辉曾在6月警告,心梗、脑梗病例愈发年轻化,甚至二三十岁患者骤增。他强调这类疾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形势严峻。
殡葬从业者:30岁以下遗体翻3倍
7月25日,抖音博主“淄博殡葬公墓陵园老刘”直言,火葬场最常接收的并非老人,而是80后、90后:“每天都有熬夜、加班、过劳猝死的年轻人,根本烧不完。”
另一名自称殡葬业从业者的博主“仙人居”则透露,近三年30岁以下遗体数量翻了三倍,最年轻猝死者仅18岁。他强调,其中七成以上生前身体状况“完全正常”。
近期媒体也不断报道中青年骤亡事件:
8月6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儿科主任余波(50岁)突发疾病去世;
8月8日,新疆35岁歌手朴翔因心梗离世;
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38岁健美教练刘一阳猝死。
不少网民怀疑,这与新冠疫苗接种存在关联:“80后开始全民接种,三针正在缓慢起效。”“疫情后各种病暴增,脑梗、脑出血多集中在30至50岁群体。”
专家承认新冠仍在流行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医生张野8月27日通过抖音提醒:“你以为新冠已经走远,其实它一直都在。”他指出,新冠病毒变异迅速,虽毒性减弱,但传染性增强,感染风险持续存在。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崔星亮7月曾警告“新冠阳性率一路飙升”,建议民众戴口罩防护。北京佑安医院李侗曾也公开表示:“新冠从未消失。”
在评论区,不少民众称近期喉咙痛、咳嗽、头晕,怀疑感染所谓“8月新毒王”。有网友感叹:“这轮病毒真毒,人已沦陷。”
中共持续隐瞒疫情真相
根据中共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今年4月至7月,全国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前五位病种中,新冠病毒始终居首。然而,自2019年疫情爆发以来,中共不断隐瞒感染与死亡实情,对外宣称“防控成功”,却难以掩盖年轻人猝死激增的现实。
如今,伴随猝死案例频频见诸报端,社会普遍担忧:年轻人猝死潮是否与新冠及疫苗后遗症密切相关?在中共持续封锁与粉饰下,真相依旧被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