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孙瑞后报道/在全球地缘政治风云激荡的2025年,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共政权的稳定性、改革的可能性以及潜在垮台后的转型路径,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前美国国务院中国政策规划首席顾问、中国问题专家余茂春主导的哈德逊研究所报告《为后中共时代中国做准备》(China After Communism:Preparing for aPost-CCP China)指出,作为执政时间最长的共产主义独裁政权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共的垮台并非不可想象。如果经济衰退、民族冲突或国际制裁等压力加剧,垮台可能“一夜之间变天”。余茂春警告,缺乏准备将导致中国陷入动荡,影响全球稳定。因此,他呼吁国际社会制定应对策略。
余茂春近日在《华视新闻-三国演义》节目中指出,“中共长期以来对军队和公安的绝对控制,一旦政权垮台,这些武力机构如何转型成为真正的国家军队和警察力量是一个关键问题。”他进一步解释,“中共一直把军队视为自己的私兵,而不是国家的军队,所以一旦政权垮台,军队如何实现国家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中共9000多万党员的处置,余茂春主张,“不能简单地对这些党员进行清算和报复,而是要采取公正、宽容的态度。”
余茂春指出,“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如果中共垮台,这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民族冲突和分裂倾向。”“这需要采取民族自决的原则来解决。不能由中央政府简单地决定哪些地区可以独立,而是要让当地人民通过投票来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因长期压制积累怨恨,垮台后可能引发分裂。他建议借鉴加拿大魁北克和英国苏格兰的和平公投。
余茂春警告,“中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一旦失控,将会对全球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他认为,“这需要国际社会的介入和合作来确保这些武器的安全。”
著名时评人矢板明夫也在节目中聚焦军队和公安的国家化,强调避免军阀割据。他指出,中共长期将解放军和公安视为工具,垮台后若不改革,可能导致分裂。他借鉴东欧经验:共产政权垮台后,各国改革军队为国家机构;台湾民主化中,国民党军队转型为国家武装力量。他强调,只有国家化,才能实现民主转型。
他认为,垮台后中国可能有冲突,但不必然分裂,关键是建立民主法治新秩序。东欧的和平转型是可借鉴的经验。他的观点强化了余茂春的国际视角,为转型提供实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