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基孔肯雅热曾暴增十倍 官方延迟通报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广东顺德基孔肯雅热曾暴增十倍 官方延迟通报
近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三起7月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报告病例高达5447例,其中引人关注的,除了阳江幼儿园的食物中毒事件,还有佛山市顺德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这场疫情在病例暴增期间,官方未及时通报,低调处理。近期官方更是声称疫情得到“控制”,强调“防控成效”,引发了外界对资讯透明度的质疑。

大陆南方日报记者探访佛山基孔肯雅热收治医院,医生接受采访表示:均为收治的都是轻症,核酸检测阴性才能出院,目前来讲是不允许居家隔离,言下之意证实医院强制隔离。(陆媒视频截图)

近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三起7月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报告病例高达5447例,其中引人关注的,除了阳江幼儿园的食物中毒事件,还有佛山市顺德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这场疫情在病例暴增期间,官方未及时通报,低调处理。近期官方更是声称疫情得到“控制”,强调“防控成效”,引发了外界对资讯透明度的质疑。

幼儿园“毒从口入”130人食物中毒

近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7月全省突发三起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中一起是,阳江市江城区报告一起发生在幼儿园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30例。

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感染后多数人在4至48小时出现肠胃炎。典型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可持续4至7天。重者可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据广东发布科普,在中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年来一直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近年来广东发生过多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

2020年10月,广东珠海报告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

2020年6月,深圳的林女士发现2个月的宝宝老是哭闹、拉肚子。不仅如此,孩子还出现发热症状,烧到了38.6℃。林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是沙门氏菌感染。

佛山顺德区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7月份半个月暴增10倍
当时不见通报

除了食物中毒,广东7月份另外两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与基孔肯雅热有关,其中佛山市顺德区发病数为5295例,事件级别被列为“较大”。

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23日的通报,截至7月22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

对比7月21日,7月22日一天内病例数就增长了463例。

7月15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首次通报了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当天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确诊病例数就增加了两千多例。

而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近日的通报,7月23日至7月31日,佛山市顺德区的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数就增加了2361例。

佛山市顺德区在7月份半个月的时间里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数增加幅度超过十倍。

外界对疫情的了解主要来自零星的本地通报。然而近期,官方通报突出当地基孔肯雅热病例从高峰期下降。这种“高峰期隐瞒,下降期报喜”的模式,引发了民众对资讯透明度的深度质疑。

8月22日,在中共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强调了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防控成效”,声称作为本轮基孔肯雅热疫情的核心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单日新增病例持续下降,已降至个位数。

中共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任东升对官媒称,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的每天600多例,下降到每天100例以内。

基孔肯雅热主要由蚊子传播,通常会引起发热、关节痛、头痛和肌肉痛等症状。其迅速扩散的特点,对公共卫生防护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方晓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7/2268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