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分拆斑马智行赴港上市遭前CFO轰“圈钱续命”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阿里分拆斑马智行赴港上市遭前CFO轰“圈钱续命”
作者:
阿里巴巴子公司、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近日向香港方面递交了IPO申请。阿里随即宣布拟分拆斑马网络,让斑马智行单独上市。不料斑马网络前财务总监(CFO)夏莲日前发文,炮轰连年亏损的斑马智行上市只为“圈钱续命”,引发外界对阿里此举旨在“甩包袱”的质疑。

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斑马智行的徽标。(网页截图)

阿里巴巴子公司、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网络”,近日向香港方面递交了IPO申请。阿里随即宣布拟分拆斑马网络,让斑马智行单独上市。不料斑马网络前财务总监(CFO)夏莲日前发文,炮轰连年亏损的斑马智行上市只为“圈钱续命”,引发外界对阿里此举旨在“甩包袱”的质疑。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公告,该公司旗下的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斑马网络”)已于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阿里巴巴决定分拆并推动斑马智行独立上市,香港联交所已确认阿里可进行此次分拆。

资料显示,斑马网络由阿里巴巴和上汽共同投资于2015年11月创立,斑马智行则是斑马网络基于AliOS设计的智联网汽车开放平台。上汽是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而阿里是斑马智行最大供应商,主要向斑马智行提供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

就在斑马智行正式开启上市之路的关键节点,斑马网络的前CFO夏莲却于8月23日在朋友圈发文,毫不客气地炮轰“老东家”。

夏莲在贴文中透露,自己已在25年4月底离开斑马网络。她直言,自己不看好这家公司的业务发展,因为“没有技术门槛的座舱,技术车厂都可以自己干”。

文中批评斑马网络为了能够苟延残喘而选择了上市“圈钱”,夏莲称这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

夏莲在文中直言,“过去3年也许斑马业绩增长不达预期,但对比未来3年,很可能是斑马最好的3年。”她甚至在文中直言不讳地表示,“鄙视斑马某些高管的人品与行径”云云。

(网页截图)

截至目前,对于夏莲的上述惊人言论,斑马网络和阿里巴巴均未作出公开回应。

那么,斑马网络的业务发展究竟做得如何呢?

资料显示,斑马网络最近几年的营收不断下降,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斑马智行的《招股书》公布的数据:2022年-2025年第一季度,斑马智行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8.05亿元、8.72亿元、8.24亿元、1.36亿元;分别净亏损8.78亿元、8.76亿元、8.47亿元、15.82亿元。三年半合计亏损约41亿元。对此,斑马智行解释称,亏损的原因是公司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需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用户积累和功能迭代,所以短期内公司难以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斑马智行的上述营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与上汽的合作获得的。资料显示:在2022-2025年Q1期间,斑马智行来自上汽的收入占其总营收的比例分别是54.7%、47.4%、38.8%和47.8%。

此外资料还显示:斑马网络自成立以来共进行了6轮融资。2018年首轮融资就高达16亿,由国投创新领投,云锋基金(阿里系资本)、尚颀资本(上汽系)跟投,估值超10亿美元。

之后,阿里和上汽于2019年8月宣布“战略重组”斑马智行和YUNOS,将YUNOS的整体知识产权和业务注入斑马,重组后阿里成为斑马智行第一大股东,斑马网络的智能座舱能力也向汽车全产业开放。2021年,阿里、上汽等老股东对斑马智行再增资30亿元,阿里成为持股超50%的实控人。此外,斑马智行还获得了投创新、国寿投资、一汽创新基金等机构的投资,累计近50亿元。

公众号“蓝鲨财经社”分析称,除阿里外,其它投资方都有让股份变现以实现“保值、增值”的需求。而让斑马智行分拆上市,阿里既拆出去了一个持续亏损的业务,又可借此摆平各大国资的资本“退出”的难题,可谓“一箭双雕”。

最后,在公司不断亏损的情况下,斑马智行的研发费用近几年也每况愈下。《招股书》显示,斑马网络2022年至2024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1.11亿元、11.23亿元、9.8亿元。

对此,野马财经8月24日发文分析称,从市场环境来看,智能座舱赛道虽然极具前景,但如今车圈在智能座舱方面,很多车企都在选择与华为合作,许多车企也有能力自研智能座舱。在智能座舱赛道如此强敌如林、新技术又层出不穷的时代,斑马网络2024年的研发费用却在同比下降,其发展前景难免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5/226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