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凌晨3时许,青海省内正在施工的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官方称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视频截图)
8月22日凌晨,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发生钢绞线断裂事故,官方称已造成12人死亡、4人失联。这座被称为“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距离合龙仅数日,却因关键构件失效酿成重大伤亡,再度引发对中国央企中铁集团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的质疑。
凌晨惨剧:钢索断裂引发连锁坍塌
事故发生在8月22日凌晨3时许,正值尖扎黄河特大桥进行合龙前的关键钢绞线张拉作业。现场16名作业人员——包括15名施工工人和1名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进行例行操作时,突发钢索断裂事故。
现场目击者向红星新闻、极目新闻表示,事故瞬间发生,现场传出“像地震一样”的巨大声响。钢索断裂引发钢拱掉落,扣塔顶张拉平台同步翻落,导致16名作业人员全部跌落。事故现场画面显示,大桥中段约数十米长的廊道脱落掉入黄河,断裂位置位于靠近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东侧,断裂廊道呈斜角状插入河面。
据附近居民透露,大桥原本已接近合龙,仅剩90米合拢距离,但右侧绳索突然断裂导致绿色钢管结构掉落。参与项目的工人表示,遇险者年龄多在30至50岁之间,主要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地。事发当晚,施工队正在调整吊索,为后续合龙作业做准备。
这次事故引发大陆网民关注和热议。有网友评论说:“很明显这就是一些领导好大喜功的恶果,为什么赶工期,为什么必须8月底合拢?一切都是安全第一,其它都不重要,还有脸说举一反三。”“这是在没建成前出事,若建成通车后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网友说:“现在的基建为什么这么快?就是工人们夜以继日赶出来的。为什么会施工绳索会断掉,这少不了层层分包的结果,为了利益最大化,总包企业只强调安全走过场。试问,在这种大桥坍塌的情况下,安全帽、安全带保证了工人的生命财产了吗?”
尖扎黄河特大桥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是川青铁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该桥总长1596.2米,主桥采用141米+366米+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设计,主跨366米。
官方资料显示,该桥为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同时也是中国首座跨越黄河的铁路钢桁拱桥。从工程进度来看,该桥原计划2025年7月完成合龙,后调整至8月。为加速推进工程进度,施工队采用“白+黑”两班倒作业模式,夜间施工成为常态。
事故分析:绳索存在质量缺陷 施工操作不当
据施工方中铁集团旗下的中铁大桥局相关人员介绍,事故直接原因源于锚梁断裂,导致钢绞线失去关键支撑,如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锚梁作为锚固斜拉索的核心构件,桥面结构完全依赖其牵引支撑。
该项目采用悬臂拼装和斜拉扣挂法架设,主跨与边跨通过千吨级拉力实现平衡,边跨最大索力高达1161吨。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彭卫兵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扣索断裂可能存在两种原因:一是绳索本身存在质量缺陷;二是施工误差或操作不当导致。
尽管项目配备了安全网和五点式安全带等防护措施,但在桥面整体坠落的情况下,这些常规安全措施未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
设计方中国铁建旗下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在相关学术论文中指出,该桥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环保、防洪等多重因素,结构计算显示强度和刚度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但彭卫兵强调,现行监测技术难以完全识别吊索局部裂缝,特别是在应力突然增大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瞬间失效。虽然施工单位采用了BIM技术和监控元件来控制施工误差,并对关键螺栓进行抽检,但此次事故仍暴露出潜在的技术和管理疏漏。
中铁项目质量隐患频现 引发关注
作为中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级基建龙头企业,中铁集团承建项目近年来屡次曝出质量问题,被业界质疑存在系统性管理缺陷。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7级地震波及泰国,曼谷一栋由中铁十局承建的在建大楼发生倒塌,造成至少8人死亡、110人被困。该建筑是震区唯一倒塌的建筑物,后续调查发现工程监管文件上30名工程师签名系伪造,暴露严重的质量管控缺陷。
图为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7级强震,波及泰国,导致曼谷一栋大楼倒塌。8月7日,泰国检方针对这一事件起诉了16名个人和七家公司,含中共国企。(Lauren DeCicca/Getty Images)
在海外项目中,类似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2024年,塞尔维亚诺维萨德火车站顶棚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6人死亡,该车站由中铁子公司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重建。事故引发全国性抗议活动,民众强烈指责工程中存在的贪腐和失职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两家中国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非法挪用资金1.156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获利1880万美元,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低下。
这些案例反映出中铁项目在材料采购、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存在系统性问题。尽管公司在对外宣传中不断强调技术保障能力,但频发的安全事故凸显出监管体系存在明显漏洞,对企业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