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研议以“补贴换股权”的模式入股英特尔,并可能将此扩展至其它获《芯片法案》补助的企业,包括台积电、三星、美光等。此举可能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掀起投资美国潮。学者与产业专家指出,这不仅是政策转向,更是台湾必须把握的历史契机。
美政策转向:从补贴到换股权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周二(19日)接受《CNBC》专访时直言,此前的美国一直在“免费”发放拨款,却没有投资回报,但川普(特朗普)总统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他说,“拜登政府实际上是免费给英特尔和台积电钱,所有这些公司都获得免费资金,而川普却把这种做法变成:‘嘿,我们想要用这笔钱换取股权。’”
彭博社周一报导称,美国政府正就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进行谈判。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CNBC《财经论坛》节目中回应:“入股可以转化为拨款,或许还会增加对英特尔的投资,以帮助该公司稳定发展,在美国本土进行芯片生产。”
卢特尼克还强调,“我们需要在美国制造自己的芯片。我们不能依赖台湾,它离我们9,500英里,离中国大陆只有80英里。所以你不可能让99%的尖端芯片都在台湾制造。”
不过,根据TrendForce(集邦科技)6月统计,台积电在全球纯晶圆代工市场占有约三分之二市占,但并非“99%在台湾”。在更广义的“晶圆代工2.0”领域,包括除了制造外的封装、测试、光罩等服务,台积电市占率超过三分之一。同时,三星的3纳米、4纳米、5纳米制程已量产,英特尔也有Intel3、Intel4、Intel7等先进制程,供应链并非完全依赖台湾。
消息一出,英特尔股价一度飙涨6.97%,而台积电在美发行的信托凭证(ADR)股价则下跌3.61%。
台积电早已国际化结构在美布局正走上正轨
关于美国商务部“补贴换股权”模式,台积电周四(21日)表示,不评论假设性问题。
事实上,台积电股权结构早已国际化。据统计,其外资持股超过七成,董事会十席中有五席为美籍独董、一席为英籍独董。
此外,根据台积电对外讯息,到了2030年左右,约三成的2纳米芯片都将在旗下的美国工厂制造,更加深公司与美国在地连结。
台积电财务报告显示,其亚利桑那州晶圆厂(TSMC Arizona)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累计超过13亿美元的亏损后,终于在2025年上半年连续两季获利之后正式转亏为盈,象征其在美国的制造布局已成功步上正轨。
川普“投资抵关税”掀全球投资美国潮
川普2.0政府上任以来释出的重大经贸讯息还包括“对等关税”与“投资抵关税”的新秩序,要求各国透过投资与采购换取低关税。
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17日在脸书上直言,台湾在这波投资美国浪潮中不能缺席,他强调,“化被动为主动,这或许是卓越台商再创奇迹的机会”。
谢金河盘点说,阿联酋宣布投资及采购1.4兆美元,卡塔尔1.2兆美元,沙特阿拉伯6,000亿美元,欧盟则投资6,000亿美元并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投资+6,000亿美元采购,韩国则有3,500亿美元投资+1,000亿美元天然气采购。连马来西亚也宣布投资700亿美元、采购1,500亿美元。
相比之下,台湾目前除了台积电宣布1,650亿美元外,整体规模仍显不足。
台湾已经历两大波投资浪潮:1990年代西进中国大陆、自2017年起近1,700家台商回流投资台湾,谢金河强调,第三波主题则应是“投资美国”。
谢金河表示,经过西进及投资台湾两波大浪后,台商羽翼渐丰,除了台积电之外,鸿海、纬创、纬颖、光宝科技、汉唐等十馀家台商,都已经宣布在美国钜额投资。
“赖清德总统可以把这些台商邀集在一起,公开告诉川普政府,投资美国台湾队已经成型。”他建议,台湾政府可提供融资与租税优惠予投资美国的“台湾队”,认为这是不可错失的历史契机。
学者:台湾远离中国(中共)转向美国的历史契机
对于谢金河的观点,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樊家忠予以肯定。他向大.纪.元;表示,“离中国(中共)越远,离美国越近,对台湾都是好事”,这不仅是产业策略,更是历史转型。
“要跟美国交朋友,就到美国好好投资。”樊认为,“台湾应与美、日、德等技术与资本强国合作,平起平坐,而不是自我矮化。”
樊家忠分析,台湾已从资金与技术的输入者转为输出者,过去是输出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下一步应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大国,这是台湾“开启新时代起点”的重要契机。
他提醒,台湾社会心态仍存“小国畏缩”的影子,对台积电赴美投资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其将变成“美积电”,其实是一种扭曲思维。
资深财经评论家吴嘉隆则向大.纪.元;指出,台湾工业用地几近饱和,供水供电压力沉重,海外设厂是必然。他直言,美国用关税相逼,其实是台湾的机遇。“赴美投资不仅解决产能瓶颈,更能活用美国的人才资源,对产业升级与竞争力都有助益。”
台湾半导体业者吴金荣表示,美国推动“补贴换股权”不仅颠覆既有的补助模式,也凸显半导体作为战略物资的敏感性。股市虽然短线震荡,但台积电以国际化股权与治理结构,已展现承受政策变动的韧性。另一方面,“投资美国”是台湾在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上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