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东燕教授最新的文章,引发广泛的反响——为了不“坠落”,不被洪流冲走,人需要一点儿“反作用力”,需要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有一位我很尊敬的教授联系我,专门表达对劳教授的支持。这种联结让人感动,因为它表明劳教授并不是孤军奋战。
当我知道斯伟江律师可以来书店分享的时候,和他讨论主题,听他要“谈谈劳东燕的抑郁和坚守”,我再次被感动了——这就是一种回响。
斯律师和劳教授都是绍兴人,算是老乡。他也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又算是劳教授的“师兄”,这让这种“回响”变得更加亲切动人。
媒体(已经坠落)和法律界,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巨变带给人的冲击。他们的无力和悲哀——那种抑郁,从来都不只是“自己的”,而是整个社会的挣扎。
而从另一个角度,他们的坚守也意义重大。即便是且战且退,这种坚守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这一点斯律师和劳教授另一位老乡鲁迅早已说过: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反抗绝望”一直是鲁迅的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