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USCIS)标志。(林丹/大.纪.元;)
8月19日,美国川普政府明确表示,在审核申请人是否具备居留权时,将审查他们是否持有“反美”观点,包括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言论。
这一举措并非没有来由。早在1952年的《移民和国籍法》中,美国就确立了“反美主义”排除条款,明确禁止共产党员等抱有反美思想者获得美国身份。当时主要针对共产主义者和共产党组织成员,任何被认定为共产党、纳粹党、恐怖组织等成员,或曾为这些组织服务者,均会被直接拒绝移民、绿卡甚至公民申请。
如今,川普政府不仅延续了这一政策,还进一步强化。最新政策指引明确,当局将重点审查是否宣扬反美或反犹太(anti-Semitic)等极端思想。针对部分大学及学生对以色列政策的抗议浪潮,川普政府认定这些行动具有“反犹”倾向。
据法新社报导,美国国籍暨移民局(USCIS)发言人特拉格瑟(Matthew Tragesser)公开表示,移民福利“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不能提供给蔑视美国、宣扬反美意识形态的人。为此,USCIS将扩大对申请人在社交媒体帖文的审查。这意味着,公开表达对美国制度、政策甚至核心价值观的敌意,都可能成为拒签、撤销绿卡乃至取消入籍资格的理由。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申请人处于一种特别尴尬的境地。
美国移民申请表格(如I-485、DS-260)中,都要求申请人如实填写是否曾加入共产党或相关组织。无论是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还是少先队员,理论上都属于“有组织背景”的群体。虽然少先队、共青团在中国属于普遍化经历,但在美国移民制度下,依然可能被解读为政治风险。
近年来,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美国政府对中共渗透、宣传和学术活动的警惕不断升级。部分留学生因涉中共背景或表达“反美”言论,遭遇签证撤销甚至驱逐。特别是在巴以冲突背景下,“反犹”倾向被纳入重点审查范畴,这对习惯在社交媒体发表政治看法的中国青年而言,又构成了新的风险。
美国国务院日前宣布,自今年1月以来,已有6,000张学生签证被撤销。部分原因即与申请人的政治立场或社交媒体内容相关。换句话说,即使申请人本身并非极端分子,只要存在“可疑言论”或“组织痕迹”,也可能在政治高压氛围下被“一刀切”。对于中国申请人而言,这种躺枪风险尤为突出。
那么面对日益收紧的移民政策,中国申请人如何主动规避潜在风险呢?
一是在填写移民或绿卡申请表时,需要如实回答相关问题。若曾加入中共党、团、队,应当做出清晰解释,包括加入的年龄、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实际履行组织义务等。许多案例表明,美国移民官会区分“象征性加入”与“积极效忠”。
二是远离敏感言论。由于社交媒体已成为移民局的重点审查对象,建议申请人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发言,避免涉及反美、反犹、极端主义或中共宣传的言论。过去的发言若存在风险,可以采取删除或澄清的方式,避免未来被引用。
三是主动切割与中共的关系。在申请过程中,若能提供退出中共组织的证明,将有助于降低政治风险。例如,通过海外“全球退!党!服务中心”办理“三:退.”(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组织),获取证书,以此表明与中共体制的切割态度。这在当下的移民申请中,是一种实际可行的自我保护方式。
四是提升正面形象。申请人可以在面谈或材料中强调对美国宪法、自由价值观的认同,突出个人在学业、科研、就业方面的贡献潜力,从而弱化政治身份带来的疑虑。
总之,美国移民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国申请人要避免躺枪,关键在于主动与中共切割,谨慎对待言论表达,积极展现对自由与法治的认同。换句话说,移民美国不仅是身份的选择,更是价值立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