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资料照。(宋碧龙/大.纪.元;)
近日,中国A股市场强劲上涨,上证指数在8月18日盘中一度突破3745点,创下自2015年8月以来的十年新高。沪深300指数年内涨近8%,同时单日成交额超过2.7万亿元,创下历史第三高。这一波股市热潮,与中国当前普遍疲弱的宏观经济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了市场的深度讨论。
这场“逆行”行情背后,专家认为,这并非巧合,而是中共为应对经济困境、修复房地产市场造成的财富伤害,所发起的一场战略性行动,旨在透过股市拉动消费。
在多项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房地产市场持续探底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表现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在楼市崩盘后,股市本应成为家庭创造财富的主要管道,但其长期表现疲软。直到2024年9月下旬,在中共官方连续出台救市措施并罕见称要稳定股市后,市场才开始有所起色。
今年以来,中共面临美国总统川普发起的“对等关税”及美中贸易战攻势,至今大多经济指标表现羸弱。特别是中共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7月份多项指标,均低于外界预期,令不少人感到失望。
上个月,中央政治局再度开会特别强调,要加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中国股市在中国经济基本面普遍不被看好的背景下,以小碎步方式震荡走高。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新开户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较今年6月的新开户数环比增长超过30万户,环比增长近两成,同比增长逾七成。今年6月A股新开户数为164.64万户,而去年7月A股新开户数则为115.14万户。
今年前7月A股合计新开户数达到1456.13万户,较2024年前7月A股合计新开户数1063.79万户增长36.88%。显示出民众对股市的热情正在迅速回归。同时,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居民存款余额高达130万亿元,这为股市提供了巨大的潜在资金池。
财经博主“徽湖”表示,最近中国股市的“辉煌”是为中共9月3日的阅兵献大礼。
“徽湖”表示,由于中国的房地产游戏难以为继,政府正在下的一盘“大棋”,正是瞄准这笔庞大存款,试图将民众从房地产的“接盘侠”转变为股市的“金融消费者”。
他用“东方不亮西方亮,楼市不行了搞股市”来比喻这种战略转移,并认为普通投资者最终可能再次成为这场宏观博弈中的牺牲品。
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金融硕士)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MBA)、曾是广发证券的投资经理、现为加拿大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董事长的王思远近日表示,本轮中国股市行情与1999年的“5·19”行情在经济背景和走势上极为相似,两者都处于经济低迷、通缩、产能过剩、失业问题突出和房地产企业爆雷等困境。
他说,1999年,指数在政策催化下短期暴涨后,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调整,跌幅接近20%,随后才走出慢牛行情。而本次,A股从去年高点到今年低点,也经历了相似的跌幅和调整。他质疑“这难道是巧合?”
他强调,中国股市的牛市往往发生在经济“足够差”的时候,因为它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夜壶”——只在经济遇到困境、需要融资或化解重大问题时,才被匆忙地拿出来使用。
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也曾公开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人的地狱。因为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企业和投资人应该是相辅相成。但中国的股市从一开始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国有企业取得更多民间资金,来兴建更多的工厂、港口,还有各式各样的基础设施。直到现在,中国股市依旧是向融资方也提供的。也就是向企业倾斜,而不重视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如何为投资人创造回报。而且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督,中国股市经常爆雷,把散户当成韭菜来割。
王思远认为,过去的中国股市,首要功能是为国企融资,但这导致了“融资功能无敌,投资功能垫底”的尴尬局面。然而,本轮牛市的启动,其背后的政策意图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导致居民120万亿元的财富幻觉蒸发,严重反噬消费能力。当局意识到仅靠直接发现金或涨工资,无法从根本上修复民众的消费信心。
房地产不行了,股市成为了制造“财富幻觉”的最佳选择。股市上涨,能让民众觉得资产升值,从而产生消费的“胆量”和信心。
王思远说,与美股那种由企业创造价值和严格制度支撑的“慢牛”不同,中国股市过去的“疯牛”往往因杠杆和投机而生,最终导致散户“灰飞烟灭”,反倒抑制了消费。
他指出,本次的“牛市”,国家队(以汇金为首)正在大举买入“指数股票型基金”(ETF),提升保险资金持股比例,并限制其短期抛售,实现了对市场节奏的高度控制。
王思远警告,大量散户可能会毫无章法地蜂拥而入股市。
而他给未入场者的建议是,没买股票的人不必焦虑,这或许证明你对经济和政治的变动一无所知,而这本身就是投资的大忌。
他认为股市最大的风险在于,当普通人再次被诱惑进场,股市就会像往常一样,高估了百姓的钱包,却低估了人性的贪婪。这场“全员参与”的盛宴,最终可能导致最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