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隐藏房产成交价 分析:官方掩耳盗铃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链家隐藏房产成交价 分析:官方掩耳盗铃
近日,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平台链家突然将上海地区的二手房历史成交价格从系统中隐藏,不再对公众开放。此举在市场上引发广泛质疑,普遍认为是来自官方的压力。分析人士直言,中国房地产数据已经“难看”到需要“掩耳盗铃”以避免市场恐慌、出现“踩踏”效应。

图为上海建筑物一景。(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近日,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平台链家突然将上海地区的二手房历史成交价格从系统中隐藏,不再对公众开放。此举在市场上引发广泛质疑,普遍认为是来自官方的压力。分析人士直言,中国房地产数据已经“难看”到需要“掩耳盗铃”以避免市场恐慌、出现“踩踏”效应。

核心资讯被隐藏 最关键的价格不见了

8月14日—15日,多位社交媒体博主和媒体报导证实,登录上海链家官网或APP,仍可查询到二手房源的房型、面积、朝向等信息,唯独最关键的历史成交价被隐藏;与此同时,贝壳找房平台上的历史成交房源也显示为“暂无成交价”。

上海并非首例。在此之前,北京、广州、杭州、南京等一线及热点城市已经先行一步,隐藏了二手房成交价。对于此次调整,链家至今未给出正面回应,这也让外界更加确信,此举来自官方的“窗口指导”。

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十几万粉丝的上海博主“梅大师”认为,链家隐藏房价事件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认为这对链家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资讯透明。但面对官方要求,链家也无力抵抗。

房价持续下跌 数据成“维稳隐患”

官方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梅大师”表示,因为这个数据实在太难看了。有多难看?目前8月份的中国百城二手房的均价数据还没有出炉,但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100个最大的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及二线城市和一些三线城市,二手房的均价环比(比6月份)跌了0.77%。0.77%看上去不是很大,但是,它就是6月和7月的比较。实际上中国百城二手房的均价已经连跌了几十个月了。所以,官方要求链家把价格信息隐藏起来,本质上就是掩耳盗铃。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hina Real Estate Index System, CREIS)和中指研究院(中指数据CREIS)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2025年7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下跌0.77%。截至2025年6月,中国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已连续28个月下跌,同比更是连续下跌了30个月。

跌势在三线城市更为明显。截至2025年5月,三线城市的二手房价同比已经连续37个月下跌,下行压力巨大。

链家等平台过去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龙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数据透明度相对较高,能提供成交价格作为买卖双方的参考。但现在,当这些数据不再“好看”时,它就从一个“行业利器”变成了“维稳隐患”。

“梅大师”说,“把房价隐藏起来就能证明房价没有跌?简直是开玩笑。一个健康的行业应该有更多的充分的精准的真实的信息,才能推动这个行业良性发展。因为如果一个行业信息不对称,那么从业人员就会混水摸鱼,靠坑蒙拐骗来赚钱。如果信息充足又准确,就会倒逼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通过更正规合法的方式来挣钱。”

“梅大师”表示,他曾经把自己的房产在链家挂牌卖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他认为链家的资讯是准确的。“所以链家的房价价格是有参照性的,之前有图有真相,查询2023年、2022年的房价都一目了然。但是现在无图无真相。”

据多家行业机构统计的数据,链家在上海的挂牌市占率达到70%,成交市占率约为25%。

分析:有房东亏损百万 官方恐惧“踩踏”效应

财经博主“徽湖说房”的评论也直指官方做法愚蠢。他分析,有关部门通过施压迫使链家隐藏历史成交价,首先是官方试图减少市场的恐慌。官方恐惧市场出现“踩踏”效应。“因为大部分人一看房价持续下跌,那么未来还会继续下跌,不如趁现在赶紧把房子挂牌出售;其次是避免因价格波动引发市场焦虑。”

他认为,从2021年到现在,上海有房一族几乎人人可能损失的金额少的有四五十万,多的有上百万。还有一些豪宅别墅,一套房子损失上千万也是有可能的。

“徽湖说房”指出,“今天想买房的人看历史成交价,心里就不慌。因为价格一直下降,但是那些手里有房子的人,拿着一线城市的房子的业主们,只要看到历史成交价就会焦虑。尤其是进入2025年7月份,一线城市的挂牌量迅速增加,买房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成交的价格和成交金额也在大规模地缩水。在这种背景下,隐藏历史成交价,与其说缓解焦虑,不如说是为了不让房东们看到真实的房价下跌,从而防止他们恐慌性抛售——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

房价数据未消失 只是对公众隐藏

尽管房价在公开平台上消失了,但它并未真正“消失”。据多家陆媒报导,与中介经纪人沟通后得知,在他们的后台系统中,依然可以查询到所有的成交信息,包括历史成交价格。

“徽湖说房”直言,这项政策的实施,实际上是将资讯的透明度从公众层面,收回到了中介人员手里。他分析,中介人员很乐意向卖家提供这些“内部数据”,因为这会成为他们说服房东降价的有力工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打压卖家心理,促使其降价卖出房产,成交后中介就赚到了佣金。”

这也表明,官方的“隐价”措施,在控制公众情绪的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信息不对称,让房产交易回归到一个更不透明的时代。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方晓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16/2263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