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电力需求 川普推先进核电 11美企入选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美国新闻 > 正文
因应电力需求 川普推先进核电 11美企入选

2017年5月1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座核能发电厂。(Rhona Wise/AFP/Getty Images)

美国能源部周二(8月12日)表示,已初步选定11家公司参与一项试点计划,以开发高科技核试验反应堆,目标是在一年之内,让其中至少3座开始运行。此举是川普政府强化美国能源安全、支援人工智能(AI)及相关科技发展的重要一步。

随着人工智能(AI)与数据中心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也迅速增长。开发商称,这些小型的模组化反应堆,因为零部件可在工厂内批量生产,每兆瓦输出的建造成本将低于目前的大型反应堆。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詹姆斯‧丹利(James Danly)在声明(链接)中表示:“川普总统的反应堆试点计划是一个行动号召。这些公司力争在2026年美国独立日(7月4日)之前全部安全达到临界状态,能源部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努力。”

入选公司包括:Aalo Atomics、Antares Nuclear、Atomic Alchemy、Deep Fission、Last Energy、Oklo、Natura Resources、Radiant Industries、Terrestrial Energy和 Valar Atomics。

能源部表示,这些申请案的多样性,展现了美国反应堆开发商非凡的创新与巧思。各公司将负责与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制造、建造、运行,以及退役等相关的全部成本。

这一行动是在川普总统5月发布行政命令后展开的。该命令旨在加快核反应堆许可程序,改革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并允许能源部在无需经过NRC批准的情况下授权试验反应堆。

美国谈论小型模组化的先进核反应堆已有多年,但目前仅中俄实际投入运行。

川普总统致力于重建美国在核能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并确保可靠、多元且可负担的能源供应,以推动美国的繁荣与技术进步。

川普政府支持核能 确保AI时代的稳定供电

随着AI与云端运算的快速成长,美国电力需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推动开发商寻求更可靠的能源方案。

奥斯汀‧盖伊(Austin Gae)是美国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能源、气候与环境中心的研究员,他在一份评论文章(链接)中指出,依2023年的数据,风力电厂仅有约三分之一时间可满载运行,夏季更降至26%,而不受天气影响的核能、天然气和煤炭发电厂,满载运行的时间分别为93%、60%和42%。

这意味着,在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AI基础设施中,核电更具有优势。

AI中心被认定为关键国防设施

川普在5月发布了4道核能相关行政令(链接),首次将AI数据中心列为“关键国防设施”,并指示能源部在2027年10月前,完成建造并运行支援AI或其它关键基础设施的先进反应堆。

这一系列的命令还提出,到2050年必须将美国核电总装机容量从目前约100 GW提升至400 GW,其中包括在2030年前开工建设10座大型反应堆。

开发核能可降低对中国供应链依赖

除了稳定性因素外,供应链安全也是川普政府推动核能的重要考量。国际能源署(IEA)在5月的报告中指出(链接),全球关键矿物来源日益集中在少数国家,尤其是中国。

在IEA研究的20种战略矿物中,中国有19种的精炼能力居全球首位,平均市占率约75%,并且已对多种关键产品实施出口限制。IEA警告,这种集中度让供应链极易受贸易中断的冲击。

风能与太阳能的发展,依赖大量由中国主导供应的关键矿物。奥斯汀‧盖伊指出,风电场所需的关键矿物,是天然气发电站的10倍、核电发电站的1.6倍。

在太阳能领域,中国亦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另一份报告(链接),中国支配了全球超过80%的太阳能面板关键组件供应,包括多晶硅(polysilicon)、玻璃与电池片等,对美国推动绿能供给构成结构性挑战。

相比之下,核能的主要原料是铀,美国在20世纪曾是全球最大铀生产国。如今虽主要依赖进口,但在今年3月,川普签署的关键矿物行政命令(链接),已将铜、铀纳入优先清单,加速国内供应。

同时,核能行政命令要求能源部建立完整的国内核燃料供应链,包括增加采矿、浓缩、转换与再转换能力,并释出至少20公吨高纯度低浓缩铀(HALEU)至燃料储备库。

这些措施将减少美国对国外供应的依赖,并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保障。

核能可减少土地与铜的使用量

与绿能相比,核能在土地使用与铜需求上也更有利。要生产1GW电力,风电场所需土地面积约为核电的100倍。

此外,风力涡轮机及其布线系统需要大量铜来传输电力,而单位装机容量的铜需求比核电与天然气电厂都高。

IEA报告指出,至2030年,用于电线和电网的铜产量将无法满足需求,预计缺口将达30%。在AI基础设施与资料中心迅速增加的背景下,这些差异直接影响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陈霆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14/226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