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大揭秘!藏身海外的富豪们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网闻 > 正文
内幕大揭秘!藏身海外的富豪们—由杨兰兰开聊藏身海外的富豪们

从读书到工作我在海外近10年,家里人虽然没说啥但多少是担心的,他们怕我被带歪学坏了路走偏。

比如念书时我把见闻都跟家里讲,说今天认识了谁谁,她爸是干嘛的,她买了多贵的鞋子多少钱的包。

听得多了我爸妈就很慌,说我们是正常家庭,所谓正常就是既没有泼天富贵,也没飞来横财,让我和那些不正常的保持距离。

什么叫不正常呢?直白点就是挥金如土的,因为正经家庭的孩子,父母多少会管着,不会让孩子太挥霍,像王校长当年在伦敦想买个车,还要写报告等老王批准呢。

能乱花的大多是不干净的钱,要么来自硕鼠家庭,要么行业就不正经,没有自己一滴血汗所以花起来豪不手软,而且是能花不能存,存了将来就是罪证,只有花出去了才安全。

等后来自己创业,家里人又担心我被人家骗,说社会很复杂,而我把人都想得很好。

记得有一回别人介绍我一个搞投资的老板,他在能看得到金沙酒店的地方租了很奢华的办公室。

我爸就觉得一个老板,在异国他乡事业刚起步阶段就租两三层的办公室去烧钱,大概率做不长久的,叫我谨慎一点,后来证明还真是这样,他就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

这种人在海外蛮多的,以坡岛为例,有一帮国内出来的所谓大老板,吹自己有多么成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然后拉投资一起开餐厅或超市。

启动资金全是别人的,自己一分不出,声势搞得很大,但开业就是为了圈钱。

筹到钱以后就挪用,挣了算他的,赔了大家的,那些雨后春笋般开起来又很快换门头的中餐厅,十个有八个都这样,快成产业链了。

但是呢,也不是所有搞大排场的老板都是骗子,比如以出海的煤老板为首的北方商人,他们搞搞场面也并非就是装,很大概率是做生意习惯就是这样。

啥意思呢?这一切还得从朱元璋老师聊起,你知道古时候盐业是官营的,私人是不准贩卖的。

但朱老师上台后根基还没稳当,北方蛮夷又常来骚扰,他就想在山西屯兵百万,那时候的山西包含了河北和内蒙的一大片地方,算是北方的边界了。

但养军队是要花大钱的,他没有钱怎么办呢?就想了两个招。

一方面让边防官兵种地养羊自给自足,另一方面以盐引子作交换,让富商们帮助运粮。引子就是特许经营证,也就是你帮国家运粮,国家不给你运费,但你可以通过卖盐来挣。

一听说有盐引子,好多做生意的都跑到山西去,形成了庞大的晋商帮,等到了清朝又开放了茶引子,中俄间的茶道忙活的全是山西老板。

他们从福建等地采茶,经山西转运,穿过蒙古高原,最终抵达恰克图等边境口岸,最牛叉的时候帮官府代发工资和汇兑军饷,从茶引子变钱袋子。

靠做国家专卖发财之后,他们就形成了习惯,浙商那种鸡毛蒜皮小生意他们看不上的,自己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买卖,不管是明代盐引、清代茶引,还是近代搞煤炭经营都是这个逻辑。

既然发家的起源在特许经营,那么弄牌照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把牌照搞下来一切就都好办了。

还有富是一定要炫的,买豪车装门面,婚丧嫁娶开一百席都是基操,让上头看见我们有实力、底子厚,能撑起大场面,那才够资格搞国家生意。

我就不止一次听到北方老板讲,和谁谁关系比较铁,和哪个领导是好兄弟,自己哪儿有地皮有矿产有整条街,人家介绍他说身价几个亿还会不高兴,觉得被说少了至少一个零。

咱也不是统计局的,不好评论,反正就围观呗,但我非常理解这种希望别人把财富往多了说的心态,因为他们要靠外界的评估和声望来获得更多银行和投资人的信任。

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的,而且财务状况越告急的就越在乎,比如当年快破产的川建国,非说自己账上还有十几亿美金;还有上海前首富周先生,非要福布斯榜不准,把自己低估了。

一旦他们真的赚到钱了,并且赚到足够多了,就会千方百计的隐藏财富,甚至要秘密地先转移一部分到海外,以便在异国他乡也能过着低调奢华的生活,通常都能如愿,除非后代们实在是不争气,闯了祸不得不曝光。

就比如上个月在澳洲发生的车祸,一句话概括就是:开劳斯莱斯的年轻新手,撞上了开奔驰的老司机,对方还被撞得骨盆骨折,脾脏破裂,脊柱和10根肋骨断裂,右髋被完全切除。

当老司机向老板描述痛苦时,他刚好是澳洲电台有名的白人主持,地位相当于澳洲的何炅。

只不过他平日最喜欢拿中国做文章,当自己的司机被最讨厌的华裔开车给撞了,他当然不会错过良机,几次在节目里摸对方老底,想把事情闹大。

就这样女司机被公开了财富信息:

01

她年纪轻轻就住悉尼富人区的高端公寓顶层复式,阳台上可以看得见悉尼歌剧院,售价折合人民币超千万。

02

除了天价劳斯莱斯,她还有别的豪车,但是房契上不是她的名,而是某信托基金,车子也不是她的名,而是隶属于巴拿马某壳公司,车上都是男士用品。

03

当地媒体说她既没有工作、也没有社媒账号,名下无房产无公司,家庭背景、父母、财富来源通通查不到,没办法只能说她是“澳洲隐形华裔富豪圈”的一员。

而她也非常配合的穿着十几万人民币的大牌外套,然后对着镜头遮的严严实实,身旁还有高大的保镖护驾,可谓越藏越惹人联想。

于是乎什么消息都出来了,有人说自己是她同学,都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说她家里做铁矿石配额生意的,还没毕业就帮着把某铁矿公司卖给国内上市公司——某某矿业。

但我的关注点却是:许教授、释方丈、杨小姐之流为何都选澳洲,而不是其他地方?想了想可能有三点比较契合:

1

第一,这里本身就盛产矿,相当于南半球的山西。当一个群体习惯了搞特许经营,天然的会选另一片相似土壤继续做类似生意,这叫路径依赖。

况且这虽然地广人稀,却有近100万的华人,来了就能快速消失在各大华人社区中,洋人嘛又注重隐私,哪怕是住对门的邻居,也不会问你是干嘛的,非常适合隐藏身份。

2

第二,这片热土以前是英国人流放犯人的地方,是史上著名的黑奴转运地,有一整套成熟的地下产业链,渠道广且经得起考验,官方想管都没招,可以说是不义之财的最理想保险箱了。

3

第三,和国内没有引渡条例。

虽然早在2007年,中澳两国就签署了“引渡条约”,但直到今天,土澳因为政党之间对华政策的争斗,都没有正式批准这个条约,没批准就意味着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这些赚饱了想出来的人到了澳洲之后,要么自己开公司办业务,换护照当公民;

要么自己不动但先把家人和一部分钱运过来,这样万一有事跑路了,自己还能以家属身份在这儿生活。

还有的则是作为中资公司在澳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好的时候两边跑,情况不对立马以工作名义留下,下周再回国。

像华人最多的悉尼、墨尔本和珀斯,基本上就是这些人最喜欢待的三大地方,搞出车祸的小姑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对此有人问我怎么看?能怎么看,我反正是相信祖国的,你觉得中国不好,那是没看到更糟糕的,美利坚够强大了吧,选出来的总统就差把整个国家论斤称给卖了。

好与不好都是比出来的,如果这姑娘背后真的涉及到不法贪腐,那一定会被追讨的,毕竟这些年我国和袋鼠国还是有积极合作,抓回来一些在逃人员的。

但如果一直没有抓也没有对此发通告,那咱也就别刨根问底了,问了也白问,不是咱老百姓能操心的范畴了。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伢伢复盘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13/226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