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位于福建省宁德的Z站点生产中心的展厅。(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业巨头宁德时代(CATL)一家重要子公司的涉锂矿山会否关停,过去一个月一直扰动着碳酸锂价格的走向。有大陆媒体实地探访确认,该公司旗下的枧下窝矿区已于日前停产,且无复产计划。宁德时代近日发布的财报数据被指“有玄机”,该公司大举借贷融资还占用供应商资金等反常举措,引发外界对其当前所面临困境的关注。
宁德时代旗下枧下窝矿区锂矿停产
本周日(8月10日),中国投资研究平台格隆汇8月10发布消息称,从市场各方交叉求证获悉,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采矿端已于8月9日晚12点停产,且相关人士称,这个矿区短期内没有复产计划。
同一天,中国《证券时报》也报导称,经记者实地探访,确认宁德时代旗下的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已于8月9日正式关停了该公司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枧下窝矿区(下称“枧下窝矿区”)的锂云母矿的开采。
报导称,枧下窝矿区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此前发布的相关评估报告书,枧下窝矿区可采储量为77492万吨,矿山评估设计项目建设投资为21.58亿元,是宜春地区目前产能最大的锂云母矿之一。有券商分析师按平均氧化锂品位折算,枧下窝矿区的生产规模可达碳酸锂20万吨/年。因此,该矿区是否停产备受市场关注。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宁德时代已在内部通报,江西省枧下窝锂矿将临时停产,暂停至少3个月;附近宜春市的关联精炼厂已获通知。有知情人士透露,这座锂矿停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未能在采矿证到期前获得续期许可。
报导提到,宁德时代江西枧下窝锂云母矿早在2024年9月就曾经发生过停产,当时上市公司并未出具报告,后来被媒体追问质询才证实了这个消息。
上半年业绩“亮眼”股价却大跌宁德时代财报数据被指“有玄机”
宁德时代号称“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今年5月20日才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这次IPO募集资金总额约356.57亿港元,所得款净额约353.31亿港元,是今年港交所最大规模的IPO案。
然而,宁德时代近日公布了一份数据看上去还不错的2025上半年财报后,公司股价却接连数日下跌,累计跌幅超过10%,这个反常的现象,引发了外界对该公司目前所面临困境的关注。
有媒体披露,宁德时代近期的账面流动资金数据很充沛,却一边加大占用供应商货币资金的力度,一边向银行大规模贷款,而该公司当前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合计超2100亿元(人民币,下同)。
公众号“创业最前线”8月8日发文分析指出,宁德时代的最新财报虽然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7%,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达33.33%,公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出货量在提升,业绩也在增长,但看似亮眼的成绩背后另有“玄机”。
文章表示,拆分细看可发现,宁德时代很大一部分利润增长,其实来源于利息收入及汇兑产生的收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宁德时代带来了58.22亿元的利润,而该公司的财务费用收益增加又主要来源于汇兑收益。如果剔除汇兑收益及参股子公司带来的利润,宁德时代自身经营的利润增幅与营收增幅相差不大。
大举借贷融资还大肆占用供应商资金宁德时代反常表现惹疑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宁德时代在手的货币资金高达350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便高达3258.18亿元。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利息收入就高达51.25亿元。
文章分析称,一般而言,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大规模扩张及货币资金充裕的背景下不会向银行借贷。然而,宁德时代采取的策略却截然相反,在公司货币资金如此充裕的情况下,仍然大规模对外借贷融资。这种反常表现引发了外界质疑。
文章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宁德时代有息负债余额近1400亿元。该公司的财报数据则显示,公司824亿元的长期借款利率在1.70%至5.28%之间。综合计算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现金管理收益率高于有息负债平均借款利率,因此该公司被质疑是在“利用自身优质信贷资源做资金套利”。而面对这样的质疑,宁德时代未作回应。
另一方面,宁德时代今年以来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程度明显更加严重。
据上文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宁德时代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高达2104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超120亿元,这也说明宁德时代正在加大对供应商货款的占用。
文中指出,宁德时代对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普遍在100天以上,不少企业甚至超过200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凭借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宁德时代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平均在60天左右。而在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下,中国大部分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企业目前均在“水深火热”当中。
动力电池均价大幅下滑百亿项目延期
另据国际金融报今年8月1日的报导,由于市场环境多变,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原材料端的降价影响了动力电池系统的营收,报告期内宁德时代锂电池出货量虽然同比增长21%,但均价仅为0.69元/GWh,较同期下滑30%,其中动力电池均价由去年同期也下滑了32%。以此计算,“报告期内受均价下滑导致宁德时代在锂电池业务收入上损失约259亿元”。
有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宁德时代加大了对上游供应商的压价力度。以磷酸铁锂材料为例,该公司的采购价低于行业均价大约10%。
报导称,摆在宁德时代面前的困难不只是营收下滑,其产能利用率不足也一直被业内高度关注。
据GGII预测,今年中国锂电池产业链的有效产能的利用率预计将低于60%,动力电池市场的情况更严重,储能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利用率也将不足50%。而上半年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也只有65.3%,但相较于去年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下滑超5%,对比2022年同期的81.2%,更是下滑了15.9个百分点。
为了防止过量的产能投入,宁德时代于7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将“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