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奇迹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徐真: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奇迹
作者:
俄乌战争爆发的三年里,乌克兰无人机产业从小到大,从线下到线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无人机大国,乌克兰的成功是乌克兰人民的众志成城、全民创新和国际社会(援助)共同努力的结果。乌克兰学者预测,战争最终将对乌克兰有利,战争结束后,乌克兰将成为世界五大武器生产国之一。

乌克兰自主开发的攻击型无人机,可能改变力量对比。(..;制图)

俄乌战争爆发后,面对俄罗斯进攻和中共的封锁,乌克兰无人机产业在逆境中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无人机生产国之一,备受世界瞩目。本文概述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成功经验。

一、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历史

空白期(1974–2013年)。苏联时期,Tu-141无人机是俄罗斯飞机制造公司1979年生产的中程侦察无人机,航程1000公里,生产了152架。苏联解体后,数驾Tu-141留在乌克兰。这一时期乌克兰不能生产无人机。

萌芽期(2014-2021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Aerorozvidka公司改装商用无人机用于侦察与投弹,开启了乌战术无人机先河。之后,Athlon Avia和Aerorozvidka等私人公司进入无人机生产行业,到2015年发展到50余家。但由于采购制度的僵化,到2021年仅剩7家。

发展期(2022-2024)。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乌克兰主要依赖土耳其TB-2和志愿者捐赠的大疆商用无人机进行侦察与简单火力支援。2022年7月,乌克兰政府启动“无人机大军”(Army of Drones)计划,以增强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能力。2023年3月,乌克兰出台第256号法令,简化采购流程,重构无人机产业。在军民推动下,无人机产量呈指数级增长,2023年已接近30万架,2024年达到200多万架,缓解了无人机短缺,为前线战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成熟期(2025以来)。随着乌克兰无人机产业渐入正轨、西方援助模式的成熟以及实战测试和更新反复运算发展,目前已经有超过40家外国国防企业在乌设立办事机构,芬兰、英国、美国、法国、挪威、立陶宛、荷兰、德国等国计划在乌克兰或合作国家生产无人机。目前乌克兰的产能已达到800-1000万驾,2025年乌克兰计划生产400-450万驾。未来乌克兰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国。泽连斯基多次表示,要把乌克兰打造成为民主世界兵工厂。届时无人机产业将成为乌克兰的支柱产业,乌克兰也将转变为无人机出口大国。近日泽连斯基表示,在推进美国采购100-300亿美元乌克兰无人机计划。

二、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成功经验

其一、简化采购流程。

俄乌战争初期,乌克兰因军力弱、战备物资短缺,简化了无人机采购流程(2023年3月乌克兰数位转型部和战略工业部颁布〈第256号法令〉),废除数十项过时的立法限制,使无人机的列装时间从几年缩短至几周,并规定了25%的利润保障,管制的减少和利益保障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无人机产业,这既扩大了生产,又降低了价格,如在2022年,仅有8种无人机型号获得政府采购合约,但到2024年初却跃升至67种,生产商总数更突破200家。

其二、全民、开源、去中心化的战时生产体系。

‌由于流程的简化、创业激励,截至2023年12月,无人机生产企业从7家增长到200多家。2023年底乌推出了“全民兵工厂”(People’s FPV)生产模式,采用公司化外包与全社会动员结合,委托Victory Drones和 Vyriy Drone等大公司发起的民间教育项目,鼓励工程师、志愿者和个人远端学习、自行组装,然后检测与认证、交付军方部署。这种DIY“家庭无人机”生产模式迅速普及。2025年无人机的生产企业扩大到500家。

这种生产体系有如下特点值得关注。(1)去中心化。工厂之间横向联系,针对零件、软体、生产流程、战术设计、低价的供应商交换资讯,及时与前线沟通,定制化生产无人机,保证战场优势,搭建志愿者、企业、金援组织的小型供应链。(2)开源协作。全球有超过200名开发者参与开源专案,波兰的工程师贡献了3D打印的弹舱设计图,立陶宛小组开发了反干扰通信模组。程式师开发的AI识别系统,让无人机在15秒内分辨伪装车辆与民用卡车,增加了打击精度。(3)财务自主。战斗旅可以自筹募资,提出产品建议,自主下单。

其三,创新援助模式

俄乌战争初期,国际捐赠、武器援助帮助乌克兰走出了的泥潭,站稳了脚跟,但是缺乏稳定和透明。2024年丹麦首创了军事援乌模式“丹麦模式”,即从传统的武器捐赠转变为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援助乌军工企业。这种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援乌模式被欧美推崇,其流程是乌克兰提交武器需求清单,丹麦专家评估供应商,拨款到乌军工企业账户,并监督执行。

2024年丹麦拨款6.8亿美元,2025年计划拨款至少14亿美元。2025年4月,欧盟驻乌克兰大使表示,欧盟将向乌克兰提供21亿美元,其中10亿美元按照“丹麦模式”资助乌克兰国防工业。

其四、打造“军用亚马逊

Brave1是乌克兰六部门推出的国防科技平台。目前该平台是全球首创,它正把线下的成熟经验数位化,对敌人实施降维打击。通俗讲Brave1就是依据无人机列装的简化流程,按照开源、去中性化、国际化、财务自主的原则,把全民兵工厂、战斗旅、工程师、程式师、志愿者、捐赠者、政府等线下场景(生产、实测、采购体系)全部搬到线上的“军用亚马逊”。自2023年以来,加入Brave1已有1500多家国防科技公司3,200多个开发专案。

Brave1可以实现:军事人员在Brave1 Marke上直接下单;在Brave1 Chat社区提出产品建议,了解技术和制造商、测试计划和测试结果等资讯;在DOT-Chain Defence用战斗点数兑换无人机(DOT-Chain Defence可以提高无人机交付速度,从几周缩短到几天)。Brave1 Club为成员(包括外国军工)进行现场战斗测试。Brave1 Connect可以汇集了无人系统元件的制造、工程师、军事人员以及研发团队群。Brave1骇客马拉松群可以进行网路攻击,干扰俄罗斯无人机操作。Brave1可以对评估项目进行拨款奖励,目前已授予超过470笔赠款,总计13亿UAH。

Brave1平台推向欧盟。7月11日,乌克兰与欧盟合作,推出BraveTech EU,Brave1与欧洲国防基金(EDF)和欧盟国防创新计划(EUDIS)等专案进行对接,推动战场技术的合作。

结语

俄乌战争爆发的三年里,乌克兰无人机产业从小到大,从线下到线上,实现了快速发展,一跃成为无人机大国,乌克兰的成功是乌克兰人民的众志成城、全民创新和国际社会(援助)共同努力的结果。乌克兰学者预测,战争最终将对乌克兰有利,战争结束后,乌克兰将成为世界五大武器生产国之一。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2/225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