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一名妇女走过北京恒大集团一处名为恒大皇宫的住宅小区。(GREG BAKER/ Getty Images)
中国房价“跌跌不休”,人口失业频频,越来越多的业主不得不卖掉自己唯一的住房。专家分析认为,人口、经济、消费等多重因素叠加到中国房地产上,房地产不会再复苏。
近年来,房价的下跌导致民众的积蓄蒸发。广东方日报友“三五”近期在自媒体发帖表示,他买房三年(禁售期),真的快扛不住了。2022年初,因为马上结婚,他咬牙购买了深圳福田小两房,首付近200万,总价600万,月供一万八,花光了多年积蓄,还负债了几十万。
他说,那时候公司没有爆雷,年底还有奖金,夫妻两人工资加一起还能覆盖月供,没考虑太长远。去年底他被部门裁员,一边是存款像流水一样见底,一边是雷打不动的月供扣款,每个月最焦虑的日子就是房贷扣款那天。
他感叹三年多变化太大了。同小区房源挂牌假降了近120万,而且仍未见底。没想到自己十年打拼、省吃俭用攒的钱,竟能如此快就灰飞烟灭。
年初到现在,他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每天睡不好觉,焦虑、恐惧,觉得好失败……好多次夜里醒来,不禁会想:要是当初没买房,要是能熬到现在或干脆不买,那该多好。“当初真是哪来的自信,能确保自己稳定收入30年?”
他写道,很多人劝他“放手”,预计今年会有一大批跟他一样的业主,亏上百万结束痛苦的房贷。
99年的深漂女孩“小熊”发帖表示,她刚买房,还有330万贷款,每天在自媒体写日记缓解焦虑,希望早日跟房贷说再见。
图为深圳女孩焦虑晒出自己的贷款,每期还14,000余元,还欠327万多。(网页截图)
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卖房的经历。
一名深圳打工人表示,现在很多放手的。房市这么低迷,看挂盘量就知道,挂盘量每天都在新增,太可怕了。主要是很多人接受不了十几年打拼一场空,重新回到十几年前刚毕业的经济状态。
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7月29日发布帖文《卖掉唯一住房的人》,收集了三个典型的卖房故事。
文章说,杭州的大福,2021年花360万买下“婚房”。当时大福在一家大企业做电商、直播运营,月薪近三万元,丈夫是一名大厂程序员。
2024年1月,老板告知公司业务亏损,无法养活团队。同年6月,她入职了另一家公司,又在转正前8天,公司再度毁约。作为程序员的丈夫已经35岁了,合同还有几个月到期,基本不会再和他续约,早就张罗着找新公司。
大福最终卖了房,房子以300万的价格卖出,加上装修费、增值税、中介费,以及房贷还的利息,这个在高位买房的家庭总亏损超过100万。当初精心挑选的家具挂在二手平台被“捡漏”便宜卖掉。卖房后的半个月,大福每天都哭。
大福夫妻租了一套毗邻森林公园的房子,虽然大福将这里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但总觉得无法融入到这个房子里,以后不知道还得费多少精力在搬家上。
文章讲的另一个卖房故事的主人公是浙江金华的曹玫,她将一套刚入住半年的新房以亏损逾30万的价格卖出,卖房后的五天里,瘦了六斤。
疫情之后,曹玫的丈夫所在的销售行业不景气,加之患有肺癌的母亲病情恶化,家庭最基本的月支出至少要三万。房子不再保值,如果不是及时脱手,死扛到今天,她还要再亏60万左右。回想这段经历,曹玫表示,她在“该买房了”的婚俗观念中仓促入市,还没真正理解,30年房贷意味着跨越4~6个经济周期。
文章的卖房故事中,只有在北京工作过18年的林清是经济压力最小的。2024年3月,林清的父亲患病离世,2个月后,她卖掉了房子,转而到天津工作。曾经超过9000元的月供,变成了1700元的房租,也不用交一年好几千块钱的物业费。天津生活成本低,存款产生的利息,能覆盖林清的最基本的开销。
长期以来,人们租房缺乏安全感,拼命工作,贷款买房,被称为“高价上车”。如今,中国多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房价掉了三分之一,甚至腰斩。卖房被称为止损,买房者自嘲是“入坑”。
网友表示,“现在卖,这叫止损,中介说的对,应该感到庆幸。以后再想卖,那才叫割肉。”“唉,买啥房啊。租就对了,除非家里有矿。”“断供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问题的根源是失业了,不是买房。”
一位大陆房产人告诉大.纪.元;记者,房子不好卖,现在根本没有投资买房的,买房的就二类了,一类是刚需,比如结婚、小孩上学;一类是改善住房条件。他们房产经纪还能活下去要付出很多,还得掌握很多售房技巧,公司经常搞培训。
综合陆媒报导,从全国来看,绝大多数城市成交量低于2021年的高峰期,且不少三四线城市处于下行趋势。
房子量价齐跌分析:多重因素叠加中国房市最惨
目前,官方一再宣称只有普通住宅价格下跌,而一线大城市高档住宅仍然坚挺,但实际情况是,黄金地段顶流豪宅也扛不住房市下跌的逆流。
北京海淀区核心位置的万柳书院,房价最高曾达36万/平方米,今年6月一套二手房成交价为20万/平方米,跌幅达35%。房天下网站上还有万柳书院的房子单价降到14万元/平方米,1月挂牌,半年都卖不出去。
古北壹号是上海顶级豪宅之一,位于上海市闽航区、长宁区交界处,这个地段是上海传统的豪宅区,成交单价在2022年达到了25万/平方米。今年6月,古北壹号的挂牌单价有的15万/平方米,跌幅超过4成。
深圳湾一号位于深圳湾核心地段,坐拥一线海景资源,被称为深圳最贵地产,又被称为中国三大豪宅区之一。深圳湾一号二手房的成交价最高达到35万/平方米,如今也惨遭价格暴跌,单价降到13万/平方米,也没人买。
经济频道“净园财经”梳理认为,进入火热的7月后,中国房市却跌入寒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重点城市出现成交量持续的回落。7月北京二手房市场可能面临量价齐跌的严峻局面。
野村证券日前分析,2025年中国经济将再次在年中出现转折点,需求端可能断崖式下跌。
经济学博士王至清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市场上一般的经济活动,都是以供给和需求来分析。现在好多数据显示,中国房市的供给是非常大的,如果经济还好的话,房产也不会这么崩盘,但是现在多重因素叠加到房地产上。
今年年初,王至清把之前在秦皇岛投资的房子跳水一半卖了,原价1万元/平,降了一半。“不看好房子。我自己家包括北京的房子全都卖掉了,这个房价肯定是看不到头了。”她说。
王至清认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需求相当于没有了。不但房产不行了,所有的消费全都惨跌。中国的楼市不可能再复苏。
她分析,一方面,疫情导致中国人口大量消失。人口没了,消费也没了,满大街找不着人来吃东西,来买衣服,来买房子,这是第一位的。还有一个老龄化的问题。
“从历史上来看,当一个国家三分之一人口消亡的时候,这个国家基本上就崩盘了,政权也要垮台了,加速朝代的更换。现在中共还有一个世界市场,还能够把它的生产能力外移,如果没有外围市场的话,它早就完了。”
她说,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市场,没有消费,就没有公司了,各种公司就倒闭了,从酒店到大街小巷的店铺都在倒闭,公司倒闭,那里面工作的人就没有饭吃了,首先他就不会买房子,第二是买了房子,房贷也支不起了,他就得卖房子,所以这就加大了房价的下跌速度。
从消费心理来看,房子本来是个投资品,就像荷兰郁金香泡沫似的,都是追涨的,当它跌了的时候,大家就反过来杀跌,追涨杀跌。很多种原因促使了这个房子,可以说没有办法再涨回来。
此外,中国计划生育搞的畸形的人口结构,相当于六个老人一个孩子,现在很多城市家庭,一个小孩有三四套房子可以继承。
她表示:“从2000年中国经济起来到现在,它面临了很多叠加起来的中国特殊的问题,而且这些因素全部都是长期的。所以中国的房地产肯定是最惨的,怎么起来的就怎么掉下去。”
“如果是正常的生产周期,人口是微微增长的,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周期,扩张、萧条、萎缩啊,还可以繁荣。但中国没有了,中国经济繁荣周期的基础没了,没人消费,跟世界其它国家又搞得一团糟,世界市场也要向中国关闭了。”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