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孩子养得好不好?只要满足这5个行为,就已经很不错了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怎样判断孩子养得好不好?只要满足这5个行为,就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

每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是有迹可循的,每一个家庭环境里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暑假带女儿去亲戚家串门时,刚好碰到她家的两个儿子从外面打球回来,见到家里有客人后也是第一时间就上前热情地打招呼

紧接着,两个孩子去卫生间洗漱一番后,还不忘跑到厨房问一句“妈妈,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

看到如此优秀又懂礼貌一幕,旁边另一位妈妈不禁发出羡慕的声音说“真好,我要是能养出这样懂事的孩子,那半夜做梦都能笑醒”

没想到,刚好是这样一句话立马就让她旁边的女儿红温了,撅着嘴巴满脸不服气地望着她,哼哼几下后还故意和她拉开距离跑开了

那一刻,女儿对她的嫌弃,也简直是无处可藏地写满了整张脸

后来,妈妈又向亲戚吐槽女儿,亲戚却反问她:“如果女儿当着你的面猛夸某个妈妈,还拿你和那个妈妈做比较,你是否能坦然地接受孩子对你的批评和指责呢”

是呀,孩子养得好不好,其实就隐藏在我们和孩子的日常相处中

特别是以下几种相处模式,说明孩子就被你养得很不错:

01

遇到事:

第一时间找你求助

人民日报说:学会求助是一种智慧,真正聪明的人,都敢于求助、擅于“麻烦”别人

起初还不明白这句话,直到有一次,女儿的书包肩带掉落了一侧,刚开始的时候害怕我批评她,就一个人边走路边倒腾

眼见着书包肩带不管怎么修补,最后还是一碰就要掉的局面,无助小身影也有些接近崩溃了

望着女儿憋红了脸的模样,我有些无语地问了她一句“你不会修补肩带,难道不知道拿来让我帮你吗”

没想到,女儿竟然冲着我大喊着说:“我不拿给你,还不是害怕你会骂我呀”

从那以后,我一改往日的讲话风格:

•当女儿遇到困难时,我会主动开导她:“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

•当女儿不愿意和我说什么时,我也会尊重她:“没关系,等你想说的时候再说吧,妈妈永远都在你身后陪伴着”

•当女儿考试没考好回家把试卷藏起来时,我也会坚定地告诉她:“不管你考了多少分,都是你过去那段时间的努力成果,我们要做的也是勇敢接受当前成绩,如果觉得还不错,那就大声欢呼庆祝一番,如果觉得还是有些遗憾,那就吸取经验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突破新的记录”

就这样,当彼此之间建立了充足的信任感,女儿也不再惧怕遇到事情我会批评责备她后,小家伙每天是越来越稀罕我了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妈妈求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满屋找妈妈,没看到我时更是把“我妈呢”挂在嘴边,直到看到人后才能真正踏实

02

上街时:

总喜欢拉着你的手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沟通中,没有人生来就是“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活成一个走到哪里都不敢抬头挺胸的自卑者

有的,只不过是过去那些日子习以为常的价值感太低罢了

来自一位爸爸的悔过声音,他说: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动不动就踢孩子,我一定也会把自己的暴脾气给管住了”

“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动不动就踢孩子,我一定也会把自己的暴脾气给管住了”

原来,男孩原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成绩好、情商高、人又比较聪明

可对于这一切,爸爸始终都拿“骄傲使人落后”敲打着孩子,明明已经很优秀、也明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爸爸嘴里始终都是一句:“还差着远呢”

时间一久,男孩的信心逐渐溃散,对学习的热情也在急速下降

而爸爸得知男孩的变化后,更是二话不说直接上脚踹孩子

也就是那么一踹,男孩彻底绝望、心死了,对于爸爸最在乎的成绩交白卷,对于爸爸天天催着的学习更是直接逃课不学了

看吧,和孩子沟通真的不能硬碰硬,否则孩子明知道会撞南墙、也会逃避地不肯回头

同样是父母和孩子同行的场面,兰妈见过最让人羡慕的一位妈妈,她左手被一个闺女挽着、右手被另一个闺女挽着

除此之外,母女三人还都是高颜值的美人胚子,一出街就宛如画中的仙境一样,让人有种可望不可及的幸福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妈妈:“为什么你和女儿的关系那么好”

没想到,旁边的女儿听了后,直接告诉说:“因为我妈妈从来不会对我们乱发脾气,哪怕是我们做了很过分的事情,她也只是对事不对人地指出问题所在,给我们留颜面、让我们有机会自己去纠正问题”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养好孩子的秘诀就是“接纳“、和“尊重”

是的,好的教育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无形之中产生安全感和底气“不论我是什么样子,爸爸妈妈都是爱我的”

只要做好了这一点,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那将心比心的共情、还有让人舒适的相处环境,都会让孩子从内心深处产生想要亲近父母、靠近父母的浓烈需求

03

上学时:

只要你一个人接送

在孩子的成长世界里,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温暖、更让人有底气了

只要我们能放慢脚步、蹲下身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一切,那剩下的自然就是孩子爱你、也愿意亲近你的真情告白了

认识一个妈妈,是兰妈见过比较坚强、责任心也比较强的妈妈:

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比较穷,日子也过得特别清苦,最难的时候兜里只有50块钱,却足足坚持了半个月

那时候她没有哭,更没有放弃,依旧把女儿护在怀里用心养育者

等到后面生了二胎也是一样,为了一碗水端平,也为了让两个女儿相亲相爱,她付出了很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

而在这份付出和努力的过程中,妈妈和女儿的关系也是无人能及的

比较典型的一次,奶奶找不到工作和母女三人暂住在一起,老人家天生闲不住,每天早上要自告奋勇送两个闺女上学

可两个女孩统一反应强烈,哭着闹着不让奶奶接送,还缠着妈妈委屈巴巴地说:“我们就要妈妈送”

对此,奶奶的回应是“不让我送可真是太好了,我在家里玩不好吗?你们就好好照顾妈妈,让你妈妈多累一累吧”

事实上,孩子过分缠着一个人,并不是所认知那样的“折磨一个人”,而是来自过去多少个日夜里朝夕相伴的习惯、信任、还有依赖

没错,孩子如果上学的时候只要其中某一个人接送,那毫无疑问,孩子肯定和这个人的感情最深,因为想要多靠近亲近、才会想尽办法多相处一会儿

04

聊天时:

可以想什么说什么

亲子教育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属于双向滋养的爱之奔赴

特别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只有努力追上孩子的思维高度、眼界创新,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更多共同话题,并建立出无话不谈的融洽关系

有一位妈妈,年轻的时候为了追求诗和远方,两段婚姻里的两个儿子都成了自由的牺牲品

因为没有做好一个当母亲的职责,她的内心一直是存在亏欠的

以至于经历太多之后,到了第三段婚姻时自己也成长了很多,结合过去的经验再拜访身边的一些育儿技巧,她的育儿思路就是“想孩子所想”的尊重和理解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和过去二十多年没什么牵绊的儿子,居然处成了亲密无间的兄弟般关系

怎么回事呢?原来长大后的儿子到了三十好几还没结婚,父亲和爷爷奶奶那边,整天为了婚姻大事愁得不行

每天不是介绍相亲的路上,就是催促孩子要赶紧找对象

然而,催婚的尽头不是反抗、就是逃避,儿子一怒之下,就跑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厂子一待就是好几年,家里那边急得是抓耳挠腮

没办法了,不得已情况下才主动通知这个二十多年没联系的母亲,为的也是能发挥母亲这个角色多给儿子做做思想工作

没想到,妈妈却一反常态,并没有预料中的那样心急如焚,而是对儿子说了这样一番话:

“儿子,妈妈过去二十多年没有管你,是我亏欠了你,对于你的未来人生、和婚姻大事,我想我也没有资格说什么,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妈妈想告诉你,对于婚姻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有合适的对象咱们结婚好好过日子,没有合适对象就享受几年自由的时光吧”

“儿子,妈妈过去二十多年没有管你,是我亏欠了你,对于你的未来人生、和婚姻大事,我想我也没有资格说什么,可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妈妈想告诉你,对于婚姻一定要慎重再慎重,有合适的对象咱们结婚好好过日子,没有合适对象就享受几年自由的时光吧”

“总之,不管你做什么决定,老妈都是绝对支持你的,你有任何想说的话,也欢迎随时来妈妈这里倾诉,妈妈能做的也是做你最忠实的观众,让你不会那么孤独和无助”

“总之,不管你做什么决定,老妈都是绝对支持你的,你有任何想说的话,也欢迎随时来妈妈这里倾诉,妈妈能做的也是做你最忠实的观众,让你不会那么孤独和无助”

是呀,这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应该保持的默契,也是我们家长把孩子养得很好的典型表现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能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光是这一点,就说明了家长的开明和智慧

05

睡觉前:

会凑过来亲你一口

有人说:“当妈妈就是一场对生命的试炼,是在用高质量的生命状态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也是妈妈能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事实上,最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妈妈先让自己活成一道光,然后去照亮孩子,最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孩子在长大,爸爸妈妈还跟着长大

游乐场里,看到一个妈妈,陪着女儿玩了一圈又一圈碰碰车

英姿飒爽的背影,再配上为了孩子排队完上一场、再接着排队下一场的契而不舍,让我不禁心生佩服

再看看周围那些家长,不是抱着手机玩、嘴里还不停地对孩子说“自己玩去”,就是不断地批评指正孩子哪里做的不对、哪里不如某某家的孩子

兰妈心中对养娃这件事又有了新的认知:对孩子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和陪伴

是的,当我明白这一点,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高质量陪伴后,我发现女儿对我的态度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比较典型的例子:

女儿以前出门玩耍时,几乎是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目的就是为了快速甩掉我,然后可以和同学一起爬高玩危险游戏

当我明白一昧地禁止并不能让孩子意识到危险、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后,我的应对策略就是直接化身成一个大孩子

女儿玩什么,我就缠着她带我一起玩儿

虽然一大一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窜来窜去是那么的滑稽、也会尴尬,但我收获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心灵放松、疲惫洗涤

特别是女儿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听到:“真羡慕你,有妈妈能陪着一起玩儿”的声音后,我发现女儿是越来越黏人了

有时候会措不及防地给你来一个大大的拥抱,有时候会从背后窜出来吓你一跳,有时候还在睡前不停地重复“妈妈,晚安”,得到回应后还不忘对准我的额头吧唧亲一口

那一刻,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内心的幸福、和满足了

所以,孩子养得好不好,从他愿不愿意亲近你、依赖你、以及够不够信任你,就能看得出了

而一个合格的父母,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从始至终也应该抱着“亲近孩子,陪伴孩子”的状态去相处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快乐学习并不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3/225170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