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位下降,重庆惊现巨型石刻百子雕刻图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长江流域水位下降,重庆惊现巨型石刻百子雕刻图 —长江流域旱情严重 “两湖”水位持续下降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位下降,重庆江滩上惊现巨型石刻百子雕刻图,700年历史的观音阁下方礁石地基裸露。(网页截图)

每年长江流域七八月份是防汛关键期,但今年长江流域的降水呈现偏枯的态势。日前,中共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发布通报称,今年长江流域“七下八上”(即7月下半旬至8月上半旬),呈现“旱涝交织,旱重于涝”的特点,“两湖”(即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并声称抗旱保供压力山大。

据中共官媒澎湃新闻报导,7月18日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均值低3至4米,中下游河湖槽蓄水量明显偏少,流域降雨来水呈偏枯态势。

长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局、抗旱与减灾处二级调研员陈新国也对陆媒表示,长江中下游“出梅”后降雨偏少,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位持续下降。并在长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确定旱警水位,当水位低于旱警水位时,长江中下游干流沿线及两湖地区城市用水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长江委发布信息称,7月中旬,调度长江上游水库群约维持120亿立方米的抗旱水量储备水。120亿立方米的储备水中,三峡水库80亿至90亿立方米,金沙江中游梯级有近10亿立方米,金沙江下游梯级有约20亿立方米,岷江、嘉陵江、乌江梯级水库也储备一定抗旱水量。

曾参加三峡水利工程施工的陆宇(化名)对..;表示,“中共搞什么都是一窝蜂,说是建三峡大坝发电,结果在长江流域建立了5万多座水库,很多都是就地取材,山上的树木乱砍滥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自然储水能力减弱,稍有大暴雨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或山洪,下雨大时水库泄洪,下游民众会受到洪涝灾害。干旱时水库不放水,使长江下游流域水位降低,湖水接近干枯。”

长江流域汛期反枯近年时有发生2022年严重枯水

长江委专家称,近年来长江流域汛期反枯时有发生,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但无法研判目前长江流域汛期出现旱情呈趋势性特征。并称,长江中下游及“两湖”水位仍在持续下降,长江上游水库的抗旱“储备水”维持约120亿立方米,与中游水库群所蓄水量联合调度,可基本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长江委水文局预报中心副主任李玉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华北、东北等地出现破纪录暴雨,而长江流域在汛期出现反枯现象,尤其是2022年出现流域性严重枯水。

长江流域水位2022年下降,曾发生流域性严重枯水,7月至10月累计降雨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2022年8月18日,长江鄂州段水位下降,突破157年最低,屹立于江水中拥有700年历史的“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也露出真容,观音阁下方礁石地基裸露。

据鄂州文物部门公布资料,观音阁始建于元朝(1345年),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年处于关闭状态。观音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三百多平方米,内部布局精巧,是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2022年9月6日,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发布枯水蓝色预警,受雨水少及长江干流水位偏低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6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7.99米,已进入极枯水期。刷新了鄱阳湖最早进入极枯水期的纪录,比2019年11月30日创造的纪录提前85天。

2023年1月31日,由于长江水位持续下降,重庆南滨路江边惊现巨型石刻——一个游泳状的母亲,和11个在其身边的孩子。石刻的名字被暂定名“长江.母亲的歌谣”,石刻长度为63.87米,寓意长江的6387公里。母亲的形象代表长江,11个小孩代表长江沿线的11个省市。

今年4月14日,由于长江水位持续下降,重庆长江江滩上惊现巨型石刻百子雕刻图。

“今年干旱更为严重,中共官方声称已经备足抗旱储备水,现在百姓都学聪明了,都拿官方的话反着聼,很多百姓都买水储备,可这又能储存多少呢?中共就是这样,自己做错了让百姓买单。”陆宇说。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张钟元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3/225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