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亏了30万”,中产返贫“三件套”,占这两样就很危险了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一个月亏了30万”,中产返贫“三件套”,占这两样就很危险了

天天上当,当当不一样。

作为最容易阶层滑落的中产人群,最近又添了新的“返贫三件套”:奶茶店、咖啡店、开民宿。

“奶茶店三个月回本”“瑞幸咖啡一年开万店”“中国最美民宿出炉”……

一个个中产话题冲上热搜。

无数中产创业者看中“奶茶、咖啡、民宿”这三大领域的蓝海市场,前赴后继的冲进开店道路上。

如今,奶茶赛道饱和,进入存量市场;咖啡行业竞争也不落下风,市场难上加难;民宿行业更是“销金窟”,预定量和预定价格较往年大幅下降。

中产创业者本原本以为可以在这三大领域上“躺平”,可谁也没想到,背后竟然藏着无数“深坑”。

一代打工人的诗与远方,首先就是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在武汉工作的郑先生,平日里最喜欢走街串巷,寻找一些口味独特的咖啡小店,为生活带来惊喜。

于是,当他自认为咖啡经验丰富之时,便想着开一家独立咖啡店。

然而只做过消费者的郑先生,根本没想到除了选品,他还要面对大坑无数。

首先是选址上。

中介大力推荐了一家地理位置在市中心,人流量高的店铺。

看到这个位置,让郑先生仿佛看见了开业后宾客盈门景象,从而忽略了流量极佳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是惊人的租金成本。

直到开业后才发现,流量虽大,赶路的人居多,大家没有闲暇时间。

装修也算是坑,本以为熟人介绍的装修队还算靠谱,没想到装到一半就要加钱,看到谈不拢就直接跑路了。

这可急坏了郑先生,高昂的租金压力下,只能迅速重新找其他装修队协商方案,可惜仍然比原定开业时间晚了半个多月。

开业后,新的问题又来了。

有顾客说灯太暗了,看书工作不方便,调整后又被客户投诉,太过刺眼晃得人头晕。

这还没完,好不容易招到的服务人员因培训不足态度敷衍,隔三差五被差评,导致店内回头客寥寥无几。

每天结束看看营业额,也就够付个房租人工。这样个无底洞,什么时候才是头?

忙忙碌碌一个月,连房租带设备已经投进去30W的郑先生,在看到周边不断新开业的咖啡店后终于认命的选择及时止损。

有数据显示,2024年新开咖啡店62430家,净增长16986家。这代表有45444家咖啡店在竞争中没有挺过一年。

畅想着开个咖啡店悠闲赚钱的中产不在少数,然而在竞争中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各个咖啡品牌高速狂飙,为了争夺市场打起了超低价格战,使得无数辞职创业中产们亏损无数,最终默默离场。

开一家奶茶店,能坚持多久?

对于从深圳回老家的老付来说,半年都不到。

34岁的老付,原本在深圳打工,放心不下在老家的父母和怀孕的妻子,于是决定回老家工作。

老家县城里,光是高中就有五所,节假日虹吸周边乡镇,热闹的能把市区的交通挤瘫痪。

老付的堂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凭借着自己干财务的多年人脉,找到了一个合伙人准备一起开一家奶茶店。

前期的投资成本大概十几万,出于对堂弟的信任和对父母的担忧,老付拿出几万块钱,决定入伙这家奶茶店。

于是,这家奶茶店在就顺利的开在了市中心的位置,总共三个合伙人,老付负责产品研发,另外两个人分别负责财务和营销。

门店的选址是经过仔细的考量的,在商铺林立的地段选了一个中等的位置,39平方,月租5500。

经过一番商量,三人拍板把奶茶店的定位放在了养生茶上,想做小县城中的高端产品。

仅仅39平米的店就请了三四个员工,每人要付2500的工资。

然而,除去所有成本,第一个月营收连三位合伙人的工资都没法支付。

这样下去可不行,焦急的大家做出了新的营销政策,用派发传单、优惠打折来吸引客户。

不过这一切努力都是治标不治本,一旦营销活动停止,奶茶店的生意就会下降。

就这样连续亏了好几个月,老付终于忍不住了,决定要退出奶茶店的生意,从堂弟那里拿回了当初几万元的投资。

老付走了,堂弟和朋友选择继续往下开,因为这个门店生意不行,他们换了地址重新开业。

“听说第二家奶茶店也关门了,总共亏了20万左右”,早早退出的老付十分庆幸的说。

如今,在奶茶店这片红海战场,小众品牌的生存率不足20%,茶饮店能活过1年的店面十不存一。

只有品牌店看似火爆,生意兴隆。可动不动大几十万的加盟费让中产创业者难以接受,数年积蓄只够交个加盟费。

于是更多的创业者们会选择自创品牌。

原以为是一个超高性价比的选择,没想到有更多的坑等在后面。选址、装潢、物料、店员培训,一个又一个创业小白难以招架的问题接踵而至。

据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新开奶茶店12.77万家,同期净增门店为-1.78万家,这意味着超过14万家奶茶店选择了关门。

开店存活率越来越低,从半年到3月,能存活一年,都是“高寿”。

品牌奶茶开店的气势难挡,可背后是更多奶茶店倒闭的冰冷数字,是无数创业者多年积蓄一扫而空,被迫重新回去上班现实。

“开间民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恐怕也是很多拥有一笔积蓄的北上广牛马的梦。

但现实生活中,开店血亏、被迫转让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北京工作的范范和熙熙是一对小情侣,感受到职场太动荡了,两人决定在主业之余干一个副业——开民宿。

经过了一番考察,他们把民宿地址选在了网红城市南京

刚开始比较幸运,赶在暑假开始前营业了,整个暑假也几乎天天都是满房的状态。

但好景不长,暑假一过,房间空置了下来,一周有一天住人就是不错的了。

每逢淡季,平台会给12点前没有被预定出去的房子做特价活动。

让范范和熙熙没想到的是,低价房吸引来了一个‘难以沟通’的客人。

半夜12点给他们发微信要求续房,两人已经睡了,没有回复。

等到第二天早上,当客人得知不能续房时,却耍起了无赖,说人在外面回不来。

最令他们无奈的是,客人耽误了退房,还发微信给他们说如果扣押金就报警抓你们。

“不着调”的顾客尚且能忍受,令他们最困扰的是保洁阿姨。

公寓里有专门的保洁团队,刚开始保洁阿姨会细心的发30秒的视频,给你看她的工作有多么认真,这份工作态度让范范和熙熙非常放心的回北京工作了。

然而,高度的信任带来的是最后保洁问题频发。

在保洁阿姨发现两人没有精力仔细检查每一次的保洁成果以后,对于保洁工作就变得十分敷衍了。

每次发来的视频只剩6秒不说,“当我们去保洁完的屋子检查时,一进门居然有小石子,可房子在30多层”他们说到这事的时候非常无语。

此事过后,两人发现如果只花很少的精力去开民宿当副业,根本不可能赚到钱。

有了这个认知,这对小情侣最终决定关掉了这间民宿。

民宿最大的问题是淡旺季非常明显,一年只有几个月赚钱,剩下的时间都在亏钱。

据统计,老年人预订民宿的比例仅18%。而淡季旅游都以老年人居多,淡季回本变得更加遥远,这无疑加剧了一些用积蓄来创业的中产们的压力。

2024年民宿相关企业注册量达9.95万家,同比增速从139.3%下降至10%,其中精品民宿的入住率为33.03%。

注册量在不断升高,入住率和房价却在下滑,往年旺季可以达到200-300价格的房间在2024年最低可以到100元含餐。

如此低的性价比,又太忙太累,让无数中产觉得民宿创业瞬间不香了。

曾被誉为诗和远方的“咖啡店、奶茶店、民宿”三大蓝海市场,如今被无数的例子证明了,失败只是在一夜之间。

对于,原本有着不错工作和可观收入的中产阶层来说,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不说,还赔掉全部身家,换来了为资本“消费陷阱”账单,从中产返贫,遭遇阶级滑落。

中产创业者本以为这三大领域是时代红利,谁曾想,时代却给他们缔造了一个最大的“谎言”。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毒sir财经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3/225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