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纯钩:又到721 反送中是香港人与中共28年较量的结果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颜纯钩:又到721 反送中是香港人与中共28年较量的结果 —香港反送中运动失败,有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
作者:
反送中运动是香港人九七后与中共二十八年较量的结果。早在2003年就爆发反对二十三条立法的五十万人大游行,2014年爆发占中运动,2016年再爆发旺角骚乱,直至2019年的反送中,一波乍平一波又起,香港人的反抗情绪是逐步积累起来的。香港反送中运动是当代世界历史上坚持最久的一场政治运动,也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历史变迁产生深远影响。香港人虽败犹荣,“反骨”犹在,我们不是溃败,只是螫伏,只是韬光养晦以待来日。

王剑先生在节目中引用人口学家易富贤先生的观点,认为香港反送中运动失败,主要是人口结构的关系。他认为通常政治转型爆发的大规模社会运动,需要有强大的“青年潮”,指15--29岁人口比例超过28%,以及较低的人口中位数。香港反送中运动时的年龄中位数高达44岁,15--29比例仅为16%,因为这个人口结构上的不利因素,决定运动无法成功。

这是很新奇的观察角度,也值得深思。不过,笔者认为,一场政治运动的成败,通常有其爆发蔓延与转折成败的复杂原因,不会只由一种社会因素决定。反送中运动延续三年,其间起伏跌宕,有其必然性与偶然性,值得好好反省。

反送中运动是香港人九七后与中共二十八年较量的结果。早在2003年就爆发反对二十三条立法的五十万人大游行,2014年爆发占中运动,2016年再爆发旺角骚乱,直至2019年的反送中,一波乍平一波又起,香港人的反抗情绪是逐步积累起来的。

首先,香港人一身正气,面对的却是一个蛮横而强大的专制政府,在力量对比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习*近*平2012年上台,2018年如日中天,心雄世界,不能容忍香港人在眼皮底下造反,因此中港虽互有进退,但中共始终没有让步,这是运动失败的必然因素。

其次,中共的反人民本质,决定他们不会向人民的抗争低头。反送中初期香港政府即撤回送中条例,但对香港人的民主诉求,始终不肯妥协,直至暴力对决,摧毁香港也在所不惜。

再次,三年反送中运动,香港人始终是孤军作战,既没有得到大陆人民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三年耗尽了我们的精神和实力,最终不可避免走向沉寂。

再次,随着运动时间迁延,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变成碎片化,随起随落,对政府的威胁减弱。直至中后期,演变为和理非与勇武派的分流,与警方的暴力对垒参加的人数更少。虽然斗争目标一直没有变,但时间拖太久,难免出现疲态,这也是必然因素。

再次,政府手上有三万警察,有合法的武器执行政权暴力,而巿民赤手空拳,以肉身作盾,缺乏有效对抗的手段,街头对峙很难占上风。

再次,整场运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组织和指挥,呈现游击式的短期即兴的特点,不能对警方产生足够的威胁。缺乏领导核心与占中期间兴起的“拆大台”有关,与民主党进入中联办与中共密谈,失去年轻巿民的信任有关。整场运动没有产生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巿民缺乏统一意志,行动缺乏长期规划与统一指挥。

再次,反送中运动中发生了武汉疫情,2020年3月香港政府即推出“禁聚令”,意图打击巿民集体行动的激情。直至群众抗争出现疲态的时候,禁聚令等于是最后一击,导致多数巿民对运动采取了放弃的态度。

最后,反送中运动的出发点,是希望以强大民意为手段,逼迫中共在香港民主进程上松手,但2019年,中共国势仍在高峰位,习*近*平刚开始第二任期,正踌躇滿志,意图争霸世界,当时中共的外部环境相对比较平顺,没有遭致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因此,中共不会采取怀柔政策,变相鼓励人民的抗争,一定要像北京六四那样,以压倒性的姿态一举扑灭反抗怒火。

2020年,中共利用全国人大为香港国安法立法,当时警民对峙,街头暴力盛行,根本谈不上国安法执法的问题。及至禁聚令一下,街头平静下来,为政府的野蛮执法提供了时间与空间,自此以后,香港巿民即处于完全被动的地步,街头行动中止,运动宣告失败。

反送中运动失败的必然因素,是中共的反人民立场以及强大的国家机器,偶然性因素是疫情禁聚令。至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抗争形式的碎片化,这些都属于较次要因素,但对运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

现在回头看,香港人的反送中运动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力量太单薄,孤军作战对付一个武装到牙齿的专制政权。我们只有相当有限的斗争手段,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也缺乏足够的斗争经验,一切都只是基于发乎内心的道义感——悲剧虽然发生了,但历史并不站在胜利者那一边。

香港反送中运动是当代世界历史上坚持最久的一场政治运动,也对世界局势和中国历史变迁产生深远影响。香港人虽败犹荣,“反骨”犹在,我们不是溃败,只是螫伏,只是韬光养晦以待来日。至于易富贤的人口决定论,可以存为一说,作为全面反省的参考。

以上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面,希望大家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深入讨论,这些历史经验,将来都会有用。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作者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2/225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