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电影《传递》观后感——一场良知与命运的反转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艺术世界 > 正文
赵杨:电影《传递》观后感——一场良知与命运的反转
作者:

《传递》电影海报(新世纪影视提供)

看完新世纪影视为7.20特别制作的最新长篇电影《传递》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没有让人眼花撩乱的华丽特效、也没有刺激眼球的惊悚画面,而是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对兄妹在困境中被救赎、传递善良的故事。这样的真实与克制,反而深深打动了我。

我反复地问自己:“如果是我收到那封信,我会怎么做?”“在中国那样人人自危的环境中,我是否也有勇气像杨帆一样,敢于去弥补错误?”“在道德滑坡、人心冷漠的今天,我是否还能坚守内心的良知,把善良传递下去?”

《传递》是一部关于悔悟与救赎的作品。硕士生杨帆与妹妹杨云从小相依为命。就在他即将毕业、人生看似迎来转折的时候,妹妹却突患重病。为了救她,杨帆放弃学业、拼命打工筹钱,但一切努力仍是杯水车薪。绝望之中,他做出了一个违背良知的决定——寄出一封勒索信,对象是修炼法轮功的一户人家。因为中共政府打压信仰及异见人士,法轮功更是被视为眼中钉而遭到群体性迫害。

让人没想到的是,那户人家却做出了让人惊讶的选择。后来,当杨帆发现对方竟是自己的研究生导师时,内心彻底崩溃。但也正是这份无条件的善意,让他重新站了起来,踏上弥补与报恩的道路。

在中国这个表面繁荣、实则充满不确定的社会中,有多少人就像剧中的杨帆和杨云,用尽全力生活,却仍被现实无情吞噬?妹妹生病的那一幕,小云哭着对哥哥说:“我不想治了。”那句话听得我心如刀割。

正如许多中国网友无奈地说的:“一人患病,全家致贫”在中共社会已成普遍现象。当医保与社保体系沦为体制内高官的钱囊,社会底层家庭只能在夹缝中挣扎求存。没有押金,就可能被拒绝住院,甚至遭遇停药、被迫出院。那种绝望与无助,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懂。

《传递》剧照(新世纪影视提供)

剧中的杨帆与杨云是幸运的。小云因修炼法轮大法而重获新生——而这样的奇迹,在无数修炼者身上真实存在。新世纪影视另一部获奖作品《演员梦》的女主角冯晓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曾在首映式上见过她,她那份温柔中带着坚毅的神情,让人印象深刻。她说,自己从小患有严重肝病,医生甚至断言她活不过二十岁。但自从开始修炼法轮功后,她的身体奇迹般康复,并成为一位德艺双馨的演员,通过萤幕将善良与美好传递到世界各地。

在《传递》中,杨帆在最绝望的时刻,收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善意与宽容。教授虽早已看出勒索信出自谁手,但他选择了帮助杨帆,守护他的尊严与隐私。这份善良,正是源于信仰真、善、忍的力量。

《传递》剧照(新世纪影视提供)

故事的结局,延续了新世纪影视一贯的风格——光明、美好、充满希望。小云恢复健康,杨帆找回初心,破碎的生活被重新拼凑,并朝着更高尚、更坚实的方向前行。这部电影不仅让人感动,更让人思索:在这个喧嚣混乱的世界里,我们是否还愿意、还有勇气,坚守那一份纯粹与善良?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22/225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