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几个兆头,预示了不吉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几个兆头,预示了不吉

有道是“人无常态必有鬼,事若反常必有妖。”

一个人,如果表现得不正常,那就说明他的内心有鬼;

一件事,如果表现得不寻常,那就说明这件事有问题。

不走寻常路的人与事儿,基本都象征了“不幸”。

所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就是这个道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几个兆头,其实预示了不吉。

一、一下子变得特别顺,要小心了。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有点飘了。

老母亲金太夫人看着儿子的事业如日中天,就跟儿子说了一句:“儿子,你现在那么有钱,要小心啊。”

胡雪岩听了母亲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觉得,我有朝廷罩着,还有如此之多的财富,怕什么呢?

没几年,金太夫人的提醒,一语成谶,胡雪岩被朝廷抄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最终抑郁而死。金太夫人白发人,送儿子黑发人。

为什么金太夫人意识到,儿子胡雪岩要出事了?

因为胡雪岩的声望、财富、事业,达到了顶峰,如果不加小心,就会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惹来大祸。

所以说啊,要警惕那些特别“顺”的事儿。所有的“顺”,其背后,都有祸患。

二、人心狂妄,很快就会走向败亡。

鸿门宴上,项羽违背了亚父范增的意愿,并没有当场击杀刘邦,而放了刘邦离开。

范增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意思是,你这狂妄的小子啊,不足以谋划大事。夺取你事业的,一定是沛公刘邦。我们今天这些人啊,未来一定会成为俘虏和刀下亡魂的。

项羽不相信,依旧是一脸我最牛逼的模样。

仅仅过了三年,战局逆转。项羽阵营一败涂地,就连项羽本人,也都自刎乌江,尸骨无存。而范增的悲叹,成为了现实。

为什么范增未卜先知,项羽不足以谋划大事,会走向败亡?

其实,不是范增未卜先知,而是范增知道,人一旦狂妄,就容易做出非理性的事儿,放虎归山,必留大患。

三、能力配不上财富地位,基本都不得善终。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一贵不可言的皇子,刘子鸾。

刘子鸾,是孝武帝刘骏的儿子,从小就深受父亲刘骏的疼爱。对于这个弟弟,身为太子的刘子业,可谓是恨之入骨。

没过几年,孝武帝刘骏就病死了,太子刘子业继承大位。而那时候的刘子鸾,也就9岁左右,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

对于这个天真无邪的弟弟,刘子业并没有心慈手软,而是斩草除根。

临死前,还是孩子的刘子鸾,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愿不复生在帝王家。”

刘子鸾认识到,自己生在帝王家,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地位越高,受宠越多,死得也就越快。下辈子,还是当个普通人吧。

这就是古人谈到的“德不配位,必惹灾殃”。能力配不上财富地位,基本都要倒大霉。

四、逆天而行,一厢情愿,没有好结果。

西晋灭亡后,前秦天王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统一北方。

丞相王猛告诫苻坚,虽然晋室偏安江南,但他们声望、号召力、法理正统还在,我们暂时不能跟他们敌对,而是要休养生息,等待机会。

王猛去世后,苻坚将王猛的忠告,抛诸脑后,认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胜天一子,打败晋室,鲸吞天下,随后发兵90万,接近百万,南征东晋。

结果出人意料,苻坚大部队在淝水之战大败。东晋北府军趁势北伐,打得前秦天王苻坚狼狈而逃,最终死于下属之手。

为什么统一北方的苻坚大帝,会败于偏安江南的东晋?

这就是王猛所说的“晋室气数未尽”。人,无法逆天而行,只能顺天而行。一旦逆天而行,哪怕百万大军,也都会灰飞烟灭。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天者昌盛,逆天者徒劳。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舒山有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12/224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