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追杀 中企逃到这国求庇荫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川普关税追杀 中企逃到这国求庇荫

随美国对中共国产品与东南亚商品加征关税,越来越多中企将产能转往“埃及”,作为避风港。《南华早报》指出,川普政府早自第一任期就对中国商品开征高额关税。今年4月,美国再宣布对东南亚进口产品加征最高49%关税,对中国商品最高达145%。虽暂时缓征、将中共国税率降至30%,但如谈判破裂,夏季前将全面恢复。

埃及因此成为“洗产地”新热点。目前埃及仅被美国征收10%的“基本”关税,吸引大批中企进驻。埃及工人月薪仅为东南亚一半、土地和能源成本亦低,成为中企转移生产线的首选。2025年前四个月,埃及成衣出口达10亿美元,年增22%。浙江彩蝶实业投资1亿美元设厂,预计创4500个工作岗位。

埃及政府推出“黄金执照”,为外资项目提供快速通道与税收优惠。在开罗郊外设厂的黄平(音)称,最近几个月几乎天天有中方代表团来访,其中不少原在东南亚设厂的中企,已将埃及列为“第二选择”。

中共借“一带一路”布局埃及,包括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中国-埃及泰达合作区等,吸引超140家企业进驻。中兴、OPPO、广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均在埃及扩张,借此出口欧非中东市场并规避关税。广汽在当地建厂,规划年产能达10万辆。

此外,中共协助埃及在沙漠建新首都,承建非洲最高楼“标志塔”。埃及也加强与欧盟合作,经贸与制造业投资显著增加。

不过,部分中企疑似借埃及“洗产地”。美国已要求调查部分出口产品原产地。若被认定为低度加工或转口,仍将被征收中国关税。新加坡也成为下个“洗产地”目标,有中企试图伪造原产地证书出口至美,引发更多质疑。

埃及民间则担忧中资“新殖民主义”。虽官方力挺中企投资,但对依赖中国、挤压本地产业及主权忧虑上升。政府开始要求外资企业提升在地化、限制简单转口。

目前埃及活跃中企超过2500家,但土地、租金已大幅上涨,工业用地紧张。有中国业者直言,过去两年利润已减少一半。

中国是埃及第四大债权国。德国基尔研究所指出,中共对非洲放贷利率达3.2%,高于西方。2017至2022年间,中国对埃及投资成长317%,中方出口144亿美元,对埃及顺差巨大。

埃及正悄然融入中共主导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重组中成为关键“西移”节点。但背后隐藏的洗产地争议、地缘博弈与殖民疑虑,也为这场迁移潮蒙上阴影。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阿波罗网孙瑞后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08/2244436.html